“足不出户,畅学汉语” ——玛琅孔院教师系列微课展2.0“流行中国”第三期火热出炉
为做好疫情防控,印尼大部分高校及中小学开展学生居家线上教学。为了给印尼的汉语学习者提供一个便捷、舒适的学习平台,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提升对汉语的学习兴趣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印尼玛琅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以下简称玛琅孔院)特别推出了汉语系列微课2.0供汉语学习者学习。
为做好疫情防控,印尼大部分高校及中小学开展学生居家线上教学。为了给印尼的汉语学习者提供一个便捷、舒适的学习平台,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提升对汉语的学习兴趣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印尼玛琅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以下简称玛琅孔院)特别推出了汉语系列微课2.0供汉语学习者学习。
2022年4月23日,由印尼玛琅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以下简称“玛琅孔院”)主办的“走近中国”系列讲座之“流行篇”圆满落幕,这是该活动开办以来举办的第六场主题讲座,旨在向玛琅汉语学习者传播中国文化、展现中国流行趋势,让云端的学生们可以多方面、全方位、真实地了解和认识中国。
2022年4月23日由印尼玛琅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以下简称“玛琅孔院”)主办的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的合唱比赛圆满落幕。
在新冠疫情的笼罩之下,印尼的大中小学基本都是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为了给印尼的汉语学习者提供一个便捷、舒适的学习平台,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提升对汉语的学习兴趣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印尼玛琅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以下简称玛琅孔院)特别推出了汉语系列微课2.0供汉语学习者学习。 一直以来,玛琅孔院推出的系列微课展大受印尼汉语学习者的青睐。十来分钟的微课视频里,多彩的图片以及曼妙的音乐,不仅让印尼汉语学习者沉醉其中,更是弘扬了优秀的中华文化。印尼汉语学习者如此强烈的汉语学习欲望,促使着印尼玛琅孔院的每一位教师推出全新视频的欲望,让我们接着期待下一期老师们的精彩视频! 2022年3月底,玛琅孔院教师们精心准备和制作的汉语系列微课2.0“流行中国”第二期火热出炉。 家乡美食 崇高教学点的老师们以“家乡美食”为主题开展微课教学。程崧芮老师以“重庆小面是什么?”这一个问题引入,给大家介绍了重庆小面的历史起源以及重庆小面的特点和分类。丰富的图片以及细致的讲解,不仅让我们了解到了重庆小面这一独具地方特色的美食,更是把我们拉进了重庆人民的生活里。 黄月老师微课展 崇高教学点的贾云腾老师以“西安美食游”为主题,伴随着欢快的音乐,给我们介绍了西安著名小吃“羊肉泡馍”,讲述了羊肉泡馍的历史来源故事。黄月老师的微课图文并茂,给大家介绍了广西的网红产品“螺蛳粉”,螺蛳粉不仅是火爆全球的美食,更是广西非遗美食,具有浑厚的历史意义。韦翼老师以广西南宁最著名的小吃街为线索,以丰富的图片给大家展现了一道道独具南宁特色的美食,让人垂涎欲滴。杜玉仙老师甜美的声音给我们带来了视觉听觉盛宴的云南曲靖美食汇。最后,卢嘉妮老师“有关食品的外来词”向我们介绍了“披萨、汉堡、寿司”等等美食的词汇均来自外来词,让我们感受到了汉字文化的包容性以及中外文化碰撞产生的巨大魅力。 韦翼老师的微课展 看冬奥,学中文 [caption id="attachment_78763" align="aligncenter" ...
数字是一种用来表示数的书写符号,在不同的文化中有其独特的书写方式和文化含义。在中国文化中,数字不仅仅用来表示数目,还与福祸相连,与吉祥相关则为吉字,与灾难相连则为凶数。自古以来,人们就偏爱吉祥数字,认为它们是大富大贵、平安顺遂、福寿无疆的象征,而凶数会造成灾祸,因此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们基于趋吉避凶的心理,赋予了数字种种吉祥与不祥的涵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些基础数字,在传统文化中都有各自的文化内涵。
2022年3月12日,由印尼玛琅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以下简称“玛琅孔院”)主办的“走近中国”系列讲座第三场“建筑篇”圆满落幕,参加讲座人数不断增加,本次讲座一开放进入,短短两三分钟,参加人数超过130人。
UKM中文角是印尼玛琅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以下简称“玛琅孔院”)教学点玛中大学的UKM活动组成部分,旨在介绍和传播中国文化,包括其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及社会生活等。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印尼私立大中小学基本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教学工作,汉语教学也不例外。为了给印尼汉语学习者提供一个便捷、舒适的学习平台,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提升其对汉语学习的兴趣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印尼玛琅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以下简称“玛琅孔院”)在新春之际特别推出汉语系列微课2.0供学习者学习。
2022年2月12日,由印尼玛琅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主办的《走近中国》系列讲座第一场:“春节篇”圆满落幕。
2021年12月26日,由印尼玛琅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主办的“诗歌创作与诗歌翻译”比赛圆满落幕。本次比赛旨在新春同乐,鼓励印尼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文化。参赛选手们通过这次诗歌比赛,可以更有创造力,更好地学习和运用汉语,增进中印两国之间文化的相互了解,增进两国的相互交流与沟通。 一、比赛简介 2021年11月22日,玛琅孔院精心筹备的“诗歌创作与诗歌翻译”比赛揭开序幕,开始面向全印尼的大学生和高中生征集诗歌作品。本次比赛从赛前准备到提交作品和作品选拔均在线上完成,所有符合条件的参赛选手都可以通过指定链接免费报名。 本次“诗歌创作与诗歌翻译”比赛分为两项,分别为“诗歌创作”比赛和“诗歌翻译”比赛,每项比赛均设置了四个奖项,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参与热情,鼓励学生们踊跃参赛,玛琅孔院也设置了丰厚的现金奖励和纪念品。 比赛公布伊始,就受到了印尼学子们的广泛关注。截至2021年12月16日15:00,玛琅孔院收到了近60篇优秀作品,参赛选手们来自十余所学校。随后,中国同印尼两方的评委们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参赛选手们的作品进行了综合评分。原创诗歌从语法、韵律、措辞与风格、原创性、表达准确度和发音六个方面来进行打分,翻译诗歌是从翻译准确性、可读性和语言之美三个方面进行打分。基于参赛选手众多且优秀作品层出不穷的情况,主办方玛琅孔院经过反复权衡之后,适当增加获奖名额。“写诗歌”比赛最终获奖名额为一等奖两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三名,优秀奖六名;“翻译诗歌”比赛最终获奖名额为一等奖两名,二等奖四名,三等奖六名,优秀奖八名。获奖名单已在CI/PBM UM 的Instagram上进行公布。 二、风采展示 “写诗歌”比赛 1、一等奖获得者Victory Liang 梁祐誌《梦想在何处》 2、一等奖获得者LISA 梁丽萍《想念以前的你》 3、二等奖获得者Teddy Perwiradirja 张义成 4、二等奖获得者Chatrysia En_Enn Jesslyn ...
《千岛日报》是总部设在东爪哇省泗水市的印尼中文媒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