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出户,畅学汉语” ——玛琅孔院教师系列微课展2.0 “流行中国”第二期火热出炉
在新冠疫情的笼罩之下,印尼的大中小学基本都是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为了给印尼的汉语学习者提供一个便捷、舒适的学习平台,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提升对汉语的学习兴趣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印尼玛琅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以下简称玛琅孔院)特别推出了汉语系列微课2.0供汉语学习者学习。 一直以来,玛琅孔院推出的系列微课展大受印尼汉语学习者的青睐。十来分钟的微课视频里,多彩的图片以及曼妙的音乐,不仅让印尼汉语学习者沉醉其中,更是弘扬了优秀的中华文化。印尼汉语学习者如此强烈的汉语学习欲望,促使着印尼玛琅孔院的每一位教师推出全新视频的欲望,让我们接着期待下一期老师们的精彩视频! 2022年3月底,玛琅孔院教师们精心准备和制作的汉语系列微课2.0“流行中国”第二期火热出炉。 家乡美食 崇高教学点的老师们以“家乡美食”为主题开展微课教学。程崧芮老师以“重庆小面是什么?”这一个问题引入,给大家介绍了重庆小面的历史起源以及重庆小面的特点和分类。丰富的图片以及细致的讲解,不仅让我们了解到了重庆小面这一独具地方特色的美食,更是把我们拉进了重庆人民的生活里。 黄月老师微课展 崇高教学点的贾云腾老师以“西安美食游”为主题,伴随着欢快的音乐,给我们介绍了西安著名小吃“羊肉泡馍”,讲述了羊肉泡馍的历史来源故事。黄月老师的微课图文并茂,给大家介绍了广西的网红产品“螺蛳粉”,螺蛳粉不仅是火爆全球的美食,更是广西非遗美食,具有浑厚的历史意义。韦翼老师以广西南宁最著名的小吃街为线索,以丰富的图片给大家展现了一道道独具南宁特色的美食,让人垂涎欲滴。杜玉仙老师甜美的声音给我们带来了视觉听觉盛宴的云南曲靖美食汇。最后,卢嘉妮老师“有关食品的外来词”向我们介绍了“披萨、汉堡、寿司”等等美食的词汇均来自外来词,让我们感受到了汉字文化的包容性以及中外文化碰撞产生的巨大魅力。 韦翼老师的微课展 看冬奥,学中文 鲍海云老师的微课展 2022年冬奥会洋溢着浓浓的中国味,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又一里程碑。北京作为第一个“双奥之城”在全球疫情的大环境下,把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办成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UMM教学点的鲍海云老师、陈卓林老师、刘海玲老师、周思佳老师,分别给我们详细的讲解了冬奥滑冰及对话练习、滑雪装备及对话练习、冬奥项目及对话练习、认识国家及对话练习。老师们一系列的对话练习,让我们在学习冰雪运动、了解冬奥项目同时,也掌握了实用的对话技巧,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王雨婷老师微课展 UMM教学点的王雨婷老师,以国家短道速滑馆--“冰丝带”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展示了中华文明丰富的形式、智慧的内涵以及多彩的风格。宋佳兴老师以可爱的动画视频引入,以多彩的图片给大家介绍了冬奥会吉祥物的来源,还手把手的教我们绘画可爱的吉祥物“冰墩墩”。韦春宇老师向我们讲解了冬奥会充满科技感的机器人能做什么,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明丰富的形式、智慧的内涵以及多彩的风格。 中国人的除夕 玛中教学点的老师们以“中国人的除夕”为主题,从春晚、春联、年夜饭三大主题给我们系统的介绍了中国人多姿多彩、热闹非凡的春节。陈恩楠老师从“除夕”这一天开始,从早到晚给大家讲解了这一天我们要做些什么,还详细的介绍了春晚上的各种节目种类,最后还以根据中国文物《千里江山图》改编的--《只此青绿》创意舞蹈和名扬中外的《千手观音》舞蹈视频做结尾,给我们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宋佳兴老师微课展 玛中教学点的兰燕华老师从春联是什么,到春联的格式,再到福字与贴福字这三个部分,带我们走进了春联的世界里,领略了春联在中国人民春节里的重要地位。王玲老师向大家讲了年夜饭的“团圆”意义以及年夜饭桌上出现的菜品,鱼--和“余”同音,代表着“年年有余”饺子--像古代的元宝,寓意着“招财进宝”年糕--寓意着“步步高升”这些都是中华人民世世代代的美好愿望,也是中华文化的直接体现。 汉语语法点 UNNES教学点陈云雪老师的微课别出心裁,以课堂再现的方式,仿佛将我们从微课拉回了教室里,给我们讲解了语法点“越……越……”还亲自拍摄了一段有趣的小视频,将语法点渗透到日常的对话中去。柯婉婷老师以轻快的语气、生动的语调、丰富的动画,给我们讲解了语言点-动态助词“了”和语气助词“了”,柯老师把每一个例子都剖析得有理有据、通俗易懂。 陈云雪老师微课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