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印尼社会中的缝纫机 ——来自殖民者的“现代”身份与文明

缝纫机:身份地位的标识 缝纫机可能是近代以来最早被规模化生产并在世界范围内销售的工业消费品。在缝纫机的全球扩张进程中,美国的胜家缝纫机公司(Singer Sewing Co.)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据统计,1912年美国家庭使用的缝纫机中有60%都是由胜家生产的,而在世界其他地区,胜家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惊人的90%。胜家公司由美国发明家艾萨克·辛格(Issac Singer)和律师爱德华·克拉克(Edward Clark)成立于1851年,专门生产和销售家用缝纫机。到了1860年代,胜家公司开始在英国设厂,并开启了海外市场的扩张。安德鲁·古德里(Andrew Godley) 发现胜家公司占领海外市场的主要策略是其直销体系和售后服务。胜家将其英国市场划分为若干固定区域,每个区域都设有销售点。销售点的专职销售经理定期挨家挨户地咨询顾客需求。对于购买了胜家缝纫机的顾客,工人则会提供每周的上门维护服务。这种销售方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1875年胜家在英国卖出了3万台缝纫机,10年之后达到了9万台。到了 “一战”前,大概47%的英国家庭拥有胜家生产的缝纫机。 胜家公司在19世纪末开始将这种业已在英国取得了成功的直销模式推广至欧洲大陆,并迅速占领了德国、中欧以及俄国的市场。到20世纪初,差不多15%~20%的德国、奥匈帝国和俄国家庭都购买了胜家缝纫机。与此同时,胜家公司也将注意力转向非西方世界。由于家庭缝纫机对于基础设施的依赖度较低(不需要电力或天然气),而大多数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非西方地区又有着需求不断增长的中产阶层,因此胜家公司认为诸如非洲、奥斯曼帝国、东南亚等地将是其产品的潜在市场。在向亚洲和非洲客户推销其缝纫机的广告中,胜家公司将其缝纫机称为“文明的先导”。这句极具“东方主义”偏见的广告具有双重意涵: 一方面,去往亚洲和非洲的西方人需要带着缝纫机同行。因为亚非地区充斥着不文明的野蛮穿着,因此在彼处的西方人需要缝纫机缝制的现代衣物来彰显自身的文明与进步。另一方面,亚非当地的土著因为贫穷野蛮落后而往往衣不遮体。这些土著需要通过购买和使用缝纫机来学习文明的穿着和礼仪,从而帮助其社会进入文明的阶段。 缝纫机最迟在1880年就已经出现在了荷属东印度。泰勒从荷兰皇家东南亚和加勒比研究所(Royal Netherlands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and Caribbean Studies)收藏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荷属东印度家庭日常照片中分析了缝纫机在当地所特有的社会内涵。她认为缝纫机在荷属东印度所呈现出的社会属性要远远大于其功能属性。在西方世界,家用缝纫机往往是与其缝纫衣物的功能直接相关的,然而在荷属东印度,缝纫机却更多的是一种展示品,用来标示使用者、拥有者的社会身份、性别以及族群的阶序特征。...

Read more

做好“山水”文章 筑中国南方生态屏障 ——专访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蓝天立

(中新社南宁3月6日电)“广西是中国南方重要生态屏障,承担着维护生态安全的重大职责。”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蓝天立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中新社专访时说,广西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深入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让生态优势加速转化为发展优势。

Read more
Page 2 of 29 1 2 3 29

Recommended

Donate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Transla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