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打拉通讯社雅加达讯)卫生部(Kemenkes)正加快国内药品自给自足,以满足国家医疗服务的不断发展,同时通过三项措施提高印尼的卫生保障。该三项措施分别是研究与开发、生产和市场保障。
药食监局局长Rizka Andalucia Lucia表示,在药品自给自足方面,指标是能够在国内自主生产药品原料,以减少对进口原料的依赖。她指出,这也旨在确保国内生产的药品原料被国家制药工业所使用。她1月13日晚于声明中表示:“卫生部已制定加快国内生产自给自足的项目和政策,分为三大类程序。首先是研究与开发。该项目的实施包括促进原料药源变更,以及加强药品原料工业研究。”
自2022年至2024年间,他们已为42家制药企业提供原料药源变更的便利,即将进口原料药的来源转为国内原料。她提到,这项便利通过对六种主要消费原料药进行生物等效性(BE)测试的资助,涉及的原料包括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坎地沙坦(Candesartan)和比索洛尔(Bisoprolol)。
此外,为了提高印尼新药开发的可及性,卫生部与药品专利池(Medicines Patent Pool,MPP)签署了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以加速印尼对疫苗和药物的获取。她还表示:“一些正在进行的合作包括生产尼洛替尼(Nilotinib)(用于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的抗肿瘤药物)、莫努匹拉韦(Molnupiravir)(用于治疗新冠的抗病毒药物)和多替拉韦(Dolutegravir)(用于治疗HIV/AIDS的抗病毒药物)。”
政府承诺通过为那些努力实现药品供应安全的企业提供激励措施,来提高国内原料药的生产和使用。Rizka说:“对于进行国内研究、开发和创新的每个制药企业,以及使用国内原料进行生产的企业,都将给予激励,包括财政和非财政激励。”激励措施以加快原料药经营许可证(NIE)的审批时间为形式。
Rizka还指出,该生产计划的实施集中在原料药的进口贸易管理上。目前,制药行业已经能够在国内开发和生产一些药品原料。她说:“卫生部和工业部正在提出22种可以在国内生产的药品原料,以便在进口贸易管理中进行调整。”(晖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