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被印尼第六任总统苏西洛•班邦•尤多约诺任命为总统国际事务发言人,后再获任命印尼驻美大使、副外交部长的迪诺•帕蒂•贾拉尔(Dino Patti Djalal)博士表示,中国印尼两国人民的关系面临着的“最大的挑战是目前需要纠正的误解(mispersepsi)”。
迪诺博士称中国印尼两国的“误解”时,指出诸如在“劳工问题,然后是纳土纳(Natuna)问题,然后是过去的问题和其他问题存在误解”……。
这是他于2023年9月初在北京接受首屇“兰花奖”(“Orchid Award”)中的“友谊使者奖”类别后,发表讲话时提到的问题。
“兰花奖”由中国国际传播发展中心主办,旨在积极践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表彰奖励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推进中外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作出突出贡献的国际友人。
据悉,“兰花奖”分有三个类别,即“终身荣誉奖”、“杰出成就奖”和“友谊使者奖”。其中的“友谊使者奖”颁发予6位被认为对建立中国与获奖者原籍国之间的关系做出贡献的人士,迪诺博士是印尼唯一一位获奖者。
年轻时的迪诺先后在加拿大渥太华和温哥华的大学修读政治经济学并分别取得学士与硕士衔后,继在英国伦敦经济与政治学院攻读国际关系学,最后取得博士衔。
凭借出生长大并在海外接受教育的背景,迪诺博士现在是世界印尼侨民联谊会的创办人,同时担任印尼讲师协会总主席。他是一位积极促进与发展沟通印尼与世界包括中国印尼两国关系的政治学者和社会活动家之一。
他于2015年创立了<<印度尼西亚外交政策共同体(FPCI)>>,目的在于组织、研究和发展本国社会对双边、地区和全球问题具有成熟和敏感的见解,是一个专注推动外交政策的非政府组织。
于2022年,他透过<<印度尼西亚外交政策共同体(FPCI)>>举办了题为“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中管理合作”东盟-中国调查,收集了10个东南亚国家民众的问卷调查,包括来自民间社会、学术界、学生、商界,也有政府类别。其中一项对中国的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对中国的信任度很低,有40%的受访者选择不回答对中国缺乏信任的问题,只有10%的人回答说他们信任中国。
显然,迪诺博士的调查说明了在东南亚,包括印尼社会对中国仍然十分“敏感”,但他却认为这完全是出于“误解”所致。
不独有偶,恰巧印尼外交部政策研究与发展机构(BPPK)与泗水苏南安佩尔国立伊斯兰大学(Universitas Islam Negeri Sunan Ampel)进行题为<<伊斯兰、印尼与中国:从印尼穆斯林精英的角度分析印尼与中国之间加强人员交往的潜力>>的联合研究也指出,“中国印尼两国经济合作的增加并未与中国在印尼社会中的正面形象相符”。
上述两项调研似乎得出同样结论,即印尼社会对中国仍然存在很深的“误解”。据他们的调研,“误解”来自社会民众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不足,特别对中国仍抱着“中国共产主义”或“反宗教”的旧观念,仍然存在“恐惧”(phobia)的心态。
那么,共产主义,作为一种信仰,是否真的像西方或敌对者一贯歪曲和渲染的如洪水猛兽或狰狞怪物般的可怕?
曹世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