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运动”是世界著名的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在二百多年前提出的,这句话风靡全球,成为至理名言。伏尔泰喜欢步行、跑步、游泳、爬山等运动,直到80岁高龄时,还和朋友一起登山看日出。他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和体会,提出了体育哲学运动观和生命观一系列重要命题。
生命在于运动,对吗?现在还有很多人认为生命不在于运动,而在于静养,比如乌龟天生不爱运动,所以成为世界上最长寿的动物,其寿命可长达几百年。
从科学观点分析,人类怎么能和乌龟相比较呢?人与人之间,即使是兄弟姐妹,其基因也不相同,人和乌龟的基因更是天渊之别。在动物世界里,只有乌龟具有得天独厚的“长寿基因”。
2500年前,“医学之父”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就讲过:“阳光、空气、水和运动,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他把运动放在和阳光、空气、水一样重要的地位。这里面运动是人本身的,其他都是自然界的,代表着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完全符合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所以,他这句话千真万确。
根据WHO(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资料显示,全球范围内约有25~30%的成年人运动不足,每年大约有320万例死亡与运动不足相关。
2012年美国哈佛大学对于生命和运动的研究也表明,每周快走一小时以上会比那些不运动的人寿命延长接近4年。而那些经常运动以及保持健康体重的人群比不爱运动的肥胖人群,寿命更长达7年。
最近还有关于对老年人的研究,老年人分两组,一组每一天走4公里,另一组基本上不走路。结果发现走4公里这组老人死亡率、患冠心病比不走路那组下降60%。证实了走路的好处。
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还对于各种运动进行了比较,发现步行、跑步、游泳等都是使人长寿的运动。
适当运动对于延长寿命而言,确实能够带来很大的帮助。如何理解生命在于运动?当然“运动不等于长寿”。人需要适度的运动,也需要适度的静养。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素质;而静养则是给身体一个休息的机会,让身体得到恢复和修复。只有运动与静养结合,才能达到健康长寿的效果。运动和静养是对立的统一,缺一不可。
什么运动最好呢?应该说很多运动都很好,例如:跑步、爬山、游泳、骑自行车、跳舞、打球……都是。1992年WHO就明确指出,最好的运动是步行,即走路。为什么呢?因为类猿祖先经过整整100万年才从猿进化成人,从四肢着地到站立起来,最后才直立行走。因此人体的各种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心肺状况、骨骼肌肉各方面最适合步行。
运动是生命之源、健康之本。运动让我们活力十足,心情舒畅,远离疾病。但是,运动必须科学化、个性化,每个人体质不同,一定要根据自己当时的体质决定运动量和运动方式。过量运动或运动不当会导致受伤,甚至于猝死,步行、慢跑或超慢跑就安全多了。所以,如果没有运动习惯,按照WHO的建议,从步行开始,逐步做多样化的有氧运动,每周做150~300分钟。老年人的运动还要侧重于身体的平衡、力量训练,以此来帮助增强肌肉,预防摔倒。运动必须持之以恒,一段时间以后,一定会感受到身体的变化,变得越来越健康,从而体会到运动带来的好处。
毫无疑问,生命在于运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院士说得好:“运动和吃饭一样重要。吃饭是营养,运动同样也是身体不能缺少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