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讯)带着对甲辰龙年的美好期待,中国的老百姓和全球各地的华侨华人在过去几天的新春佳节中又创造了不少史诗般壮观的独有景象,令世界叹为观止。不仅春节假期中国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将超过23亿人次,春节档电影票房和观影人次、多地旅游“成绩单”等纷纷创历史新高,全球多地举办的颇具特色的春节活动也凸显了春节日益成为一个全球性节日的丰富意涵。
而在欧亚大陆那一边,也是在这几天,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公布了一项数据:预计今年将有18个北约成员国实现军费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2%的目标。斯托尔滕贝格是在前往慕尼黑安全会议(慕安会)前夕作出上述表态的,带有一定的“放风”性质。虽然他本人对北约成员国的变化表示“欢迎”,但在国际社会眼中,这肯定不意味着“平安”“祥和”,而更多是警惕和担忧。
作为具有重要全球影响的国际战略和安全政策年度论坛,今年的慕安会于16日开幕,为期三天,有来自全球180多位政府官员、国防军事人员以及安全专家等参加。会议举办之际,正值本轮巴以冲突延宕超4个月、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即将两周年。困扰着西方世界的安全焦虑更加浓重,从慕安会这三年定调的变化中就可见一斑:2022年是“摆脱无助感”,2023年是“重塑愿景”,今年则是“双输”。慕安会主办方在会前发布的报告中对此解释称,后冷战时代关于和平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乐观主义已经消散,世界面临陷入“双输”局面的风险。
慕安会是个“谈事”而非“办事”的地方,但它倡导“相互接触和互动:不要互相说教或忽视”的“慕尼黑规则”,给安全这一不同国家间往往很难妥协同时亟待合作的领域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对话平台,这也是慕安会影响力越来越大的原因。
总体而言,素有“防务达沃斯论坛”之称的慕安会,对当下国际安全形势的观察及反思有一定的可取之处。比如本届慕安会报告中点出部分国家秉持零和思维,片面强调相对收益,导致世界面临“双输”困境等,是有道理的。但同时报告所给出的解决办法,包括建议跨大西洋伙伴和“志同道合国家”在投资国防和威慑的同时,有选择地与“政治志趣相投的国家”追求互利等,又是狭隘的,有局限性的,与其破解“双输”困境的出发点南辕北辙。
这些年西方世界对安全日益焦虑,但美欧侧重的面并不相同,美国主要担心霸权衰落,它对安全的焦虑相对“虚”一些,而欧洲则相对“实”一些。欧洲的这种焦虑在很大程度上被一些“冷战爱好者”和别有用心的势力所夸大和利用了,被带入到一种越追求安全越不安全的悖论当中。如果欧洲能试一试从这种陷阱中抽离,摆脱以西方为中心的视角,向更广阔的国际社会去看一看,或许能够发现,尽管同样面对不确定的国际局势,那些并不依赖阵营对抗的国家及其民众,对未来本国安全形势的看法反而更乐观。
在这个意义上,欢乐祥和的中国春节和忧心忡忡的慕安会,恰恰展现了当前世界并行的两个图景,都在同一个地球上真实地共存和演化着。中国人热热闹闹过春节,骨子里最基本、最朴素的情感就是对于国泰民安的追求和期盼,这个劲头反映的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甚至是西方发达国家普通老百姓努力追求幸福生活的不息活力,以及对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真切诉求。这不仅是人心所向,也是大势所趋。
因此,此次慕安会上西方体现出的探索改革国际秩序意愿,最关键的还是要有与世界主流和平稳定发展愿望相向而行的实际行动来匹配。慕安会如果真的是致力于其所说的“通过对话促进和平”,不妨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东方、投向南方,从中国的春节、中国的全球安全倡议、中国代表关于全球安全形势的看法中,多汲取一些有益的内容。而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将始终保持大政方针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定做动荡世界中的稳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