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瘟疫终获缓解,额首称庆。停顿几近4年的团队聚会活动得以重启复苏。1月14日(星期日),锡江长青团在 “新城市” 咖啡厅举行新年茶话会,旧友新知相聚一堂,欢乐之情,难于言表,场面热烈祥和温馨。
赞赏长青团成员在年逾花甲、步入古稀之年仍精力充沛,跳出 “一点”、“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 (一点,指家庭; 两点一线是从住家到店铺) ,投入到社群的大活动中,变得多姿多采。其组织名曰 “长青” 可谓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乐观向上,心情舒畅。
成立于2016年的长青团主要由前新华中11个班级的代表组成。犹如11条支流汇聚成一条大江河,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为传承及发扬母校爱国爱校的精神,以尊师重教为主旨开展工作坚持至今。
他们关心病弱的老教师,每年春节期间分发爱心红包给华中母校的老师并支持复兴华文教育事业。成立之初,在春节分发给全锡江华校健在的老师爱心红包之举,获得社会好评,可以记载进锡江华校史册。
茶话会上围拢在几张长桌的长青团成员亲密融洽,谈笑风生,热烈议论近四个小时,直至日达中天才依依不拾挥手道别。
长青团的成立及发展,除了方向明确,获得群众的支持,及内部团结互助、 齐心协力之外,何灿濂老师功不可没。年事已高的何老老师,从成立之初,就一直不辞劳苦,为该团出谋献策,引导助力。临终前还立下遗嘱,交代几位骨干要坚持传承中华文化的大方向,念念不忘华教。
年少远离广东家乡来到海外谋生的何老师,刻苦学习,自学成才。修完厦大中文函授的课程,走上三尺讲坛教书育人,培养出许多人才。华校被封后,在商场打拼,崭露头角。事业有成后不忘回馈社会,拨出时间在哈大教授华文,还为哈大与中国方面牵线搭桥,在哈大设立孔子学院,为华文教育鞠躬尽瘁,精神可嘉,值得敬佩与学习。
新秩序掌权之前,锡江华校有10间,几乎每个同乡会都有办一所学校。当年华人总数约有4万人,华校学生人数近一万名,占华人总数的20%,华文教育很普及说普通话很普遍,是锡江华社的光荣。
为传承与发扬先辈的光荣传统,传承中华文化,复兴华文教育,希望长青团及华社有识之士能起先锋带头作用。
大方向确定后,人才是决定的因素。当今华社都面临年龄老化的问题,如何补充新鲜血液,培养德才兼备的接班人,是摆在眼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应该提到议事程上去讨论解决。
培养干部事关领导方法及工作方法的问题,要在干中学,学中干。理论方面的学习必不可少,重点有三 :
(一) 要清楚认识到 :凡有群众的地方,先进的只占少数,中间居多,后进也是少数,所谓 “中间大两头小” 要善于依靠先进的,争取中间的,争取后进的。能识人,能用人,这是领导的艺术。
(二) 策略 :有理、有利、有节。生活就是斗争,工作任务是挑战,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有理” 就是站在正确的立场上; “有利” 就是要抓住机遇,要善于观察、研究;“有节” 要知进退,出现问题,训斥乱扣帽子,无情打击,使性子蛮干没有益处,总之要注意工作方法。
(三) “实践 一 认识 一 再实践 一 再认识” 是一个人思想产生发展,不断提高的逻辑。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不断总结经验,活到老、学到老,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只有这样才能认识自己,正确看待别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才是正确的思想方法及工作作风。有理论指导就会少走弯路。
上述基本论点是中国伟人的指导思想与理论。将我个人的学习心得及体会写下来,藉以抛砖引玉,正确与否,尚祈批评指正。
转眼就要迎来龙年的春节,在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的美好时刻,恭祝大家健康平安,吉祥如意。祝愿长青团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新的一年能有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