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像滋养着庄稼的泥土,朴素、努力。
爷爷生于上世纪初,那时家里非常贫穷。可他人穷志不穷,少年时期便自学《本草纲目》和其他药典,每日晨读晚诵书中内容。为了熟记书中内容,在没有笔和纸情况下,他找来一块土坯做纸,棕榈枝做笔,每天用棕榈笔蘸水在土坯上默写书中内容。这样一来,不但将书中内容熟记于心,也练就了一手刚劲有力的字。寒来暑往,不负光阴,二十出头的他不但学会采药,剖制中药,还能给头疼脑热的乡人开方子抓药。
爷爷为人豁达、乐善好施。爷爷经营了一家中药铺子,为了提高药品质量,他潜心研究药典,采集药材、剖制中草药都是亲历而为。由于中药质量好,口碑好,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喜欢来爷爷的中药铺子买药。渐渐地爷爷的名气越来越大,深受村里人敬重。他开中药铺时常济贫救穷,对于贫穷的病人,一律免费看病、抓药。直到现在,村里有九十多岁的老人还会提起他。有一年冬天,粮食歉收,他却将家里的存粮拿出来无偿为村小的师生们提供食物,而自己家里也要面临缺吃的境况。别人嘲笑他,他说:“想办法也能扛过去,学校那么多先生和娃娃,一个要教书育人,娃娃们要长身体,不能缺吃呀!”他虽然只是一介农民,没出过远门,心里却装着身边的世界。
上世纪六十年代,母亲刚刚嫁到我家后发生了一件事情,让她非常感动。一个黄昏,邻人朝爷爷借钱。那时爷爷已年近六十,身体不好在家养病,身上根本没有钱。可他稍稍犹豫了片刻,拍着来人肩膀,爽快地告诉他第二日一早来拿钱。母亲说第二日如约将钱借给邻人,那钱是爷爷去别人家周转来的。母亲那时二十来岁,对于爷爷的举动非常不解,担心对方不还怎么办。爷爷爽直地告诉她:“人嘛,能张口借钱总是遇到难事,咱能帮就帮。将心比心,能借到咱门上说明咱还是有办法帮到的。真得还不上那也是日子过不去了,没啥。”爷爷的话让人顿时产生一种敬佩之情。
爷爷注重教育,关心后辈的学业。孩子到了年纪都会送到学校,他说学习文化很重要,做人、谋生都需要有文化。父亲说他刚到学校任教时,爷爷亲自为他准备日常用品,虽然经济困难还不忘让奶奶为他添上一套新衣服,并为他买来心仪已久的帆布书箱。爷爷经常告诫父亲:要虚心向其他先生学习,教书要认真用心,打铁先要自身强,给别人倒“半桶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的知识储备,否则是教不好学生。这些话朴素却蕴含着大道理,践行了“学中教,教中学”的理念。
爷爷一辈子五点起床,夜半才休息,积劳成疾的他死于胃癌,那年六十多岁。下葬那天,除了村里的乡亲们,十里八乡的邻村人也自发地来送葬。那是一个早春,一片春寒料峭的景象,家里二三十米的院里挤满了前来吊唁的人,场面让人难以忘怀。爷爷一生并无耀职,一个懂医药的农民而已,他如泥土一样默默奉献,坦诚面对一切。
爷爷走得早,我没有什么记忆,可他朴素、豁达的品质和胸襟,如八百里秦川的一掬泥土一样,滋养着后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