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冬天的印尼酷热难耐吗?那里会不会是苍蝇、蚊子的乐园?茉华学校会不会比中国西部山区的学校更落后?带着这些疑问,我忐忑不安地来到了印尼。
到泗水机场迎接我的是罗惠清老师。她身材高挑,气质优雅,刚刚出关,我一眼就认出了她。罗老师不仅是我此次来茉华的联系人,也是我国内同城的张艳云老师、于利利老师当年的联系人。张、于两位老师与罗老师至今还密切联系着。
从泗水到茉莉芬还有两个多小时的车程。罗老师贴心地根据我的口味在泗水安排了晚餐。饭后,我们坐在车上“高谈阔论”,全程高速向茉莉芬疾驰。已经是晚上10时30分,我们来到了茉莉芬,大街上仍然车来车往,灯火闪亮。我有点恍惚:我是在印尼的大街上吗?茉莉芬有这么繁华吗?
学校安排我与四位印尼姑娘共住一公寓楼里,她们都是茉华学校的中文老师,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她们用汉语跟我交流,我完全感觉不到她们是印尼人,这让只会讲汉语的我一下子轻松了起来。有趣的是,四位姑娘和我儿子一样大,都是1999年生人。她们的性格或开朗,或内秀,但都极有教养。她们都干净、勤劳、节俭。一下子,我就喜欢上了她们。
星期六中午,我做了两个菜,约她们一起吃饭,我对她们说,在中国,我有一个和你们同年出生的儿子;在印尼,我有四个和儿子同年出生的女儿。她们都开心地笑了!
和国内相比,茉华学校规模不大,从幼儿园到初中只有三百多个孩子。人数虽少,星期一的升旗仪式庄重而又严肃。幼儿园小朋友着蓝色套装;小学部孩子们着红色套装;初中部同学们着藏青色套装,每一个孩子都穿戴整齐,站姿挺拔,齐声同唱国歌。唱完国歌,又用中文唱了校歌。他们高唱国歌和校歌的气势和严肃认真的态度震撼了我!
茉华校园很小,孩子们的活动空间有限。在走廊里,台阶上,无论高年级还是低年级的孩子见到老师都无一例外地叫声“老师好”,这种素养不应该是一时一地的表现,而应是多年的养成根植于茉华学校孩子们内心的行为习惯。
课间,教师办公室里总是笑声不断,几个年轻的老师简直就是开心果。活泼、开朗,充满活力,让人不由得想到一条条叮咚流淌的清澈山泉。她们分享水果零食,学唱中文歌曲,爽朗、开怀的笑声极具感染力,让身处其中的我也跟着开心起来。
我突然觉得自己迷糊了:来到印尼,到底我是“传承者”,还是学习者?
茉华三语国民学校外派老师 嵇绍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