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采访“一带一路”故事的前几天,我和同事一直在走访雅万高铁项目及驻印尼的中资机构。最后一天,和几位在当地生活多年、能说本地语言的朋友吃饭,我才听到关于岛屿、族群、语言的传奇。当时,我不知道这些故事里的巽他、苏拉威西、马鲁姑、日惹各在什么方位。但我至少明白了一点:之前那些天我们谈论“印尼”和“印尼人”,是多么的简单化。甚至,我们口中的“雅加达”,也过于简单化。
从我住的酒店房间向外看去,能望见雅加达的香格里拉饭店。这座酒店是外国机构、企业代表来雅加达常选的居住地。两栋现代高楼之间,是一片远看有些杂乱的城中村,其地名源自一位华人香蕉种植园主,暗示着这里经历过的“沧海变桑田”:从种植园到村落,再到被城市化建设所包围。连地图导航都会自然绕开村庄,直到有一次,一位心急的本地司机穿村而过,我才发现这里有近路,还有热闹的市集。
或许,并不是一个个“甘榜”(村)被高楼大厦所包围,而是高楼大厦及他们的房客是甘榜“海洋”里的一座座“孤岛”。在人口超过三千万的大雅加达地区,我们每天从一座“孤岛”出发赶赴更多的“孤岛”,却从未真正拥抱“海洋”。但“海洋”代表这个国家的底色。任何简单叙事都无法概括这个世界人口第四大国。
如何拥抱“海洋”?有中资企业老板说,要学习印尼语,不仅要尊重更要融入当地文化。这已经很不容易,但待得更久的朋友说:这还不够。仅仅是在雅加达所在的爪哇岛上,中爪哇和东爪哇人日常说爪哇语,西爪哇人日常说巽他语,很少有人真的在田间地头用印尼语交流。
至于当地文化,国家博物馆里来自全球各地的文物,已经充分说明了文化源流的复杂。这里有单独实行伊斯兰教法的亚齐省,也有基督教徒占多数的东部岛屿。在雅加达一座顶楼是礼拜场所的传统市场里,人们听着流行音乐,吃着肯德基,旧书店卖着《毛泽东选集》、圣经和胡志明传……
印尼是中国周边正在崛起中的大国,用一位中资机构高管的话说,中印尼合作纵然有一千条困难,但必须搞好中印尼关系。而搞好中印尼关系,就必须拥抱“海洋”。希望未来的某一天,当我们再谈论“印尼”和“印尼人”时,能自然意识到这个概念背后有多么多元而丰富的含义。(来源:中国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