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面两父子吵起来了,越吵越凶,做妈妈的劝说无效,也加入了战场,帮着丈夫骂儿子。“父母养子无功劳,有什么了不起。” “讨债子,你再说一遍。”父亲气得满脸通红,指着儿子说。“再说一遍也是这样,父母养子无功劳。”这孩子也不示弱。妈妈开口了,“没有我们生你养你,怎么会有今天的你?” “是,你们生我养我不假,但我也要结婚生孩子,我也得养他们呀,父母养儿儿养儿,一代养一代,不就是这样吗,不要动不动又打又骂,再打我要还手了。”父亲气得直哆嗦,说不出话来,两个女儿赶紧过来劝说抚慰老爸,妈妈把儿子往门外推,“还不快点走,想气死你爸爸吗?” 邻居们都不敢过来劝架,只在自家门口观望,因这家人平时跟别人吵架,总是倾巢而出,非把人骂个狗血淋头滚回家中不可,谁敢招惹呢,当然也不会给他们劝架,有的还偷偷乐呢。
虽然是家庭纠纷,但也扯出了个问题,值得冷静深思,华人崇尚养子防老,对儿女的照顾无微不至,爱惜儿女甚于爱惜自己的生命,图的就是儿女孝顺,将来给自己养老送终,一些父母更认为对儿女有无限权威,任意打骂,时刻念叨自己的功劳,殊不知反而引起儿女的反感,邻居发生的这一幕就是最好的印证,但是像这儿子这样怼父亲,话还说得这么难听,真不配当人儿子。
定居法国四十二年,我对法国人处理家庭关系有一些体会,一般说,父亲对子女不会摆出一副不可冒犯的样子,即使要孩子做点什么事都不忘问一句“可以吗?”,这让孩子听起来多舒服多有面子呀!西方的年轻人相对比较独立,也很难要他们百依百顺。常听朋友说要把儿女当朋友看,平等对待,也要尊重孩子的正确选择,对于长幼尊卑他们看得没那么重,我那位法国亲家母就不要我女儿叫她妈妈,说叫名就行了,后来我跟她也只好互称对方名字。至于夫妻之间、父子之间、兄弟姐妹之间,也说谢谢,这我倒是不赞同的,家里人说谢谢反而显得生疏,所以对女婿和外人我会说谢谢,但对家里人却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