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8日是香港八华校友会成立12周年的大喜日子。回想12年前,香港八华校友于2011年3月参加了八华母校校庆110周年大庆后,震撼了每位香港校友们的心,大家一致推选成立以廖春慧为首的香港八华校友会。
香港八华校友会从成立那天起,就负起团结和关心在港校友们的健康和生活,做好与印度尼西亚八华校友会的联系工作。廖春慧主席还奉献自己在印度尼西亚舞蹈方面的造诣传授给新八华的学生们。
6月18日上午,百余名生活在东方之珠的年迈校友在家人陪同下,来到香港铜锣湾皇室堡5楼稻香酒楼宴会厅举行校友会成立12周年纪念活动。
遭受近3年新冠疫情肆虐的日子里,八华香港校友们也停止了活动,但是大家还是通过现代电讯的发达,仍然保持联系。疫情解封后,大家都非常相互挂念,因此成立12周年的纪念活动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响应,也得到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八华校友会的重视和积极响应。八华校友会总主席徐胜文也在百忙中与夫人张献珠以及中文秘书梁成柱一道赴宴。参加这次纪念会的贵宾有:印度尼西亚驻港领事馆社会文化局代表 Yogi,香港侨友社理监事主席,香港侨爱基金会理事黄英来先生,印度尼西亚焦点总编辑吴文光先生,香港福建中学前任校长曹美琪女士,香港印度尼西亚研究学社顾问叶怡辉先生及施余昀(Helen)女士,新加坡华中香港校友会会长马宝焕以及雅加达华中旅港校友会副会长邱明贤等。
上午11时司仪刘娥媚邀请全体理事们上台,并一一介绍。廖春慧会长发表了感谢词。她说,今天是我们香港八华校友会成立十二周年庆祝宴会,首先我要多谢台上的各位理事,他们的通力合作,今天的盛会才得以成功举行,现想借助大家的掌声来向他们致谢!与此同时,我们更加需要向参加这盛会的校友表示敬意,感谢你们多年来的支持和爱戴,因为没有你们的出席就没有这盛会了。另外,我们也不会忘记那些为我们作出不懈努力和贡献的逝者校友:当中包括我们老前辈林秋明、前副会长田天生和新近离世的前财务部丘丽慧,我们向他们寄予无限的哀思和永远的怀念。我们还要感谢全体校友的热情支持和无私的帮助。还有不少校友慷慨解囊,多次赞助,如黄丽良丶林金兰、已故的丘丽慧,以及其他热心人士,他们的支持和关怀,使我们的各项活动,运作不息,越办越好。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有幸地获知,最近我们的后辈,在学业和事业都不断地取得突破和发展,我们仅向他们表示祝贺,但愿他们再接再励,永远成功!
最后,让我们在这欢庆会上,举杯畅饮,品尝美食,愿我们个个健康,生活更美好!再次感谢各位的光临。接着她也介绍了她毕生投身于印度尼西亚舞蹈事业。她也介绍当时最佳舞伴有许香福、郑银娘、赖永贵、饶利英、林金水。我们自发性的成立了一个舞蹈组,并请两位苏门达腊的名师,教了十几个舞蹈,因此我们八华午蹈队经常被邀请去各社团及当地政府各机构和各地区表演。1955年椰加达中华总会成立了侨总舞蹈班,学校就选派了钟英、许香福和我到侨总学习芭蕾基本功和中国舞,当时我和钟英受侨中提拨多次成为伴,我们将所学到就传授给中学和小学的学生。
她接着表扬了7位对社会贡献的八华优秀校友:
1.韩德信老师,他1954年毕业于八华学校,回国后于1956年毕业于北京外贸学院,之后一直于中国外贸促进委员会工作。于1982年以中国展览馆馆长身份出席了在美国举行的世博会,是早期中国迈向世界的先驱者之一。
2.舞蹈大师钟维英(即钟浩老师)。钟老师来到香港,就加入了无线电视,凭着他的精湛舞技和丰富的舞台经验,编演不少精彩舞蹈,为香港的娱乐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3.57届校友丘华良,他在八华毕业后回国升学,并在北京“首都医科大学"毕业,来港后于香港医务卫生署行医多年,一直秉承治病救人的崇高美德,在香港医护界贡献良多。
4.59届的校友潘建民,来港之后他挤身于商界,后来成为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而退休之后以他对摄影的热爱,帮助我们将精彩生活片断,一一收录,让我们能够藉此追忆过去,展望未来。
5.古丽霞校友就为大家作出了表率。古老师精心指导老年长者,唱时代流行曲,让长者唱出了心中的舒畅,找回了青春的时光。
6.黄丽良校友,她是前八华董事长黄源昌先生的千金。然而她在业余时间跟多位著名琴坛大师,先后在太古城乐都音乐中心及刘诗昆钢琴艺术中心任教,为香港培育音乐人材,贡献良多。她弟弟黄志祥秉承父亲黄源昌的遗志为创办新八华做出极大的奉献。
7.最后要提到李莉莉大姐,她在印度尼西亚毕业后曾在中国大使馆工作六年,后来毕业于北京大学英语系。她虽然不是八华学生,但受到夫婿林秋明校友的影响,长期以校友的身份,对我们的活动给予全力的支持。在此让我们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接着是财务部巫振松校友作财务报告。特地从印度尼西亚赶来赴宴的八华校友会总主席徐胜文也向校友们介绍了1901年成立的中华会馆学校(即八华学校),1958年分成印度尼西亚籍民学校(即雅雅善 JPP学校),宛朗岸八华中国籍学校,1966年八华学校与全印度尼西亚华校一样遭受被关闭的命运。至1984年成立了雅加达活光基金会,后改称为八华校友会。后来经过八华校友们不懈的努力,终于在2008年创办了在丹格朗Serpong地区的八华综合学校,目前已拥有幼儿班、小学、初中、高中近4000名的学生,也已有12届高中毕业生离开学校大门投向国内外大学(包括香港大学和中国清华大学)和投向社会。
接下去是品赏由廖春慧会长精心奉献的文艺大餐。其中有:雅加达舞蹈(Tari Betawi Lenggo Manis),赵春琳女声独唱梭罗河和橄榄树,香港东南亚舞蹈团(胡惠球,特邀韵情舞坊袁颖玉表演的舞剧白毛女(片断),由廖春慧构思编舞的《回忆少年是的舞伴们》,婆婆辈的廖春慧会长能保持柔美的舞艺的确是奇迹,她和钟维英表演的相当引人注目,带来阵阵掌声。她与余卓熹、蔡惠仪、钟浩表演的《疫情的喜乐》,以及黄丽良校友独唱《晚霞》令人有深入其境的感觉。
下半场的文艺节目由古丽霞校友独唱《深深的爱》、《香格里拉》,八华校友会妈妈队教练魏玉英队员们表演的街舞《外婆澎湖湾》,郭祥南男声独唱《离情》,苏北舞蹈《Tari Cik Minah Sayang》,妈妈队表演的韩国街舞结束了这次纪念活动。
活动结束前大家拍了全家福后,怀着念念不舍心情离开会场。大家相互握手告别,珍重地相互嘱咐下次再见!(梁成柱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