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马路上的行人半戴口罩、半解除武装的疫情后时期,当局推出一系列繁荣市道的措施,“开心香港 美食市集”即是其中反应较热烈的一项。虽然也有”香港问题多多、如何开心起来 ”的不和谐的小声音,比较起三年疫情大部分人处于宅家困境,香港毕竟还是活过来了。正遇五一黄金档期,内地旅行团、自由行的人次达到一个高峰,电视画面传来的都是一波一波的喜讯,最瞩目的还是这“开心香港,美食市集”举措。
“开心香港 美食市集”分香港、新界、九龙三个地区,先后在五六月的三个时段举行,每次两天而已,都选在星期六、日。我去的是香港会展中心那首场,朋友送的票。据说派送下来的入场劵虽然非常有限,我们见到的入场人流还是非常拥挤。民以食为天,以美食为主题的展销一向大获小市民欢迎,历年来的美食展、工商业展览,其中美食部分都拥有甚佳口碑。这次疫情疲软的后时期,以此来活化几乎濒临死水一摊的香港经济,实在也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走进会展中心3B,见到不少工作人员在维持秩序,门口还有人派发展场指引图。一进入,看到展场人山人海,煞是热闹。两眼横扫过去,发现展销基本上分成三大板块:一块是香港的各大小华夏社团,展销的主要是各省份富有特色的食品;一块是香港本土的食品厂家,展销香港制造的美食,一块是海外的美食,主要是东南亚的食品。摊位基本上都很小,没有历届全球美食展那类3米乘3米那么大的摊位。展场中心,搭建一个大舞台,配合各种美食讲座;在展场一侧,还设有打卡地,设立一个写有“ 开心香港 美食市集”八个大字的大招牌供大家拍照留念。接下来在沙田那场基本上会参照这等模式。由于摊位普遍较小,像历届美食展那种摊位即是厨房,多设置试吃服务的特色,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营业灵活多变,也颇有趣。不同摊位各出奇招,各有独特的宣传或经营方式,端看来展销的目的或宗旨。有的只是展而不销;有的半卖半送,反正有意将带来的货色清光,省得再带回去,索性以对二维码为准,凭入会获赠酱油一瓶或口罩一盒。还有的摊位为了宣传和扩大影响,派一份栗子(约四五粒)给大家,长者们有的是时间,排起长长的队伍。也有的人凑热闹,看别人排队,也不问是什么,跟着排起队来。在环球美食哪一板块,则在摊位前方摆了十几套座椅,供参观客买了咖啡、烤香肠及其他零食,坐下来休息和进食。有一个摊位提供免费咖啡,需要先取筹,按筹领取一杯咖啡,有十几人排队。
我们夫妇是俗人,对柴盐油米酱醋糖最感兴趣,也算得上合格的购物狂,平时喜欢将环保袋放在小包包里,以备需时用。这一次逛美食市集,事先预计不足,思想保守,犹豫再三,最后还是决定不带小拉车,结果非常后悔,委屈了两人的肩膀,背了不少东西回来。东西一件一件不重,加起来肩膀就很受罪了。我们买了一百元的美味套装,里面有蚝油、蒜蓉辣酱、酱油、裸酱油、XO酱、调味酱六样东西,单是这一样已经超两公斤了。还买了冰冻肉燥和咖喱牛腩几盒,以及马来西亚的袋装拉茶。哇,我们公婆俩两人分担背起来,还嫌有点重,真是岁月不饶人,与十几年前的感觉已大大不同了。问题是,购物也算一种乐趣,而不在乎其轻重。狩猎到外面店铺或超市不见卖的食品固然有一种满足感,如果价格上有优惠,更有一种小市民贪小便宜的的兴奋。卖拉茶的说他们的货外面买不到,卖冰冻肉燥的说,他们的货在超市贵很多。
据说会展中心这第一场(共两天)吸引了四万多市民进场,这是用派发入场劵的入场人数,另两场不需要票,或许会更多观众。
美食,一向都会吸引大批市民进场。在外地,像台北的士林夜市、高雄的六合夜市,清迈的夜市,最多人流的部分一定是和美食有关。我们希望有关部门将美食市集规模搞大一些,摊位多样化一些,邀请的机构多一些,展销的美食品种丰富一些,给儿童的娱乐措施花样也多一些,这样参观者将会更多,香港三年疫情一摊死水般的经济,一定很快活跃起来,而且势头来得非常生猛和犀利。祝福香港!
东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