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倍思亲。过年了,小时候和外婆在一起过年那温馨的一幕幕总是浮现在眼前。
那时家里比较困难,有时过年甚至穿不上新衣,也没有压岁钱,但我们小时候很懂事,理解大人的难处,没有奢望,所以心情还是十分愉悦的。
快过年了,外婆花几分钱买了一张红纸,裁成对联大小的两条,由我来写对联,根据对联的字数把红纸折成几个方块,铺平,研磨墨块,那是外公的一块香墨,在砚台上倒点水研磨几下,浓浓的墨香就出来了。只有一张红纸,所以只能写成功,不能失败。我在废纸上先练习写几个字,就下笔啦。现在想起来,小孩子就是胆子大,我现在都不敢写对联啦,怕我的字写得不好,惹人笑话。剩下的红纸裁成小长条,用一张来写横批,其他的红纸条写上吉利话贴在墙上,柜子上,家里顿时就有了过年喜庆的氛围。
没有钱装饰家,外婆很有创意,摘几枝柏树枝,插在家里隔墙的篱笆上,柏树枝上夹了一些白果(也就是银杏),果实累累,一幅立体画马上展现在我们面前,美好的寓意是摇钱树,以后我们会有钱花啦;除夕晚上,外婆用装着石灰的蒲包,(一种蒲草编制的袋子)在院子里的地上打上蒲包的席状烙印,就像粮仓的外包装洒满小院子,寓意是来年丰衣足食粮满仓,我们不会挨饿;在地上放一把斧子,在斧子上再撒上石灰,把斧子拿开,地上就出现一个斧子的印子,斧的谐音是富,寓意是代代富裕不愁吃穿。几十年过去了,这些有趣的风俗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
除夕之夜,外婆给我们每个人发几块水果糖,(我好喜欢糖纸上面的小苹果,吃完以后,我把糖纸擦干净,夹在书本里保存好久。)我把糖果凑近鼻子闻了又闻,那甜蜜的糖果味道至今回味无穷。我们姊妹几个把糖块压在枕头下面,等待第二天早上先吃了糖再跟外婆拜年,寓意是新的一年从甜甜蜜蜜开始啦。过春节的这些习俗,饱含着人们对来年新生活的期待和愿望。
那年头吃肉要凭票供应,我们姊妹几个的户口从上海已迁入山西,在江苏只有外婆外公两个人有计划供应。因此我们平时很少吃肉,特别是红烧肉只有过年才能好好享用,所以我和妹妹都非常期待过年。外婆的厨艺真好,她做的饭菜都特别香,我最喜欢吃外婆做的红烧肉,一点都不腻。除夕晚上,我们终于可以大饱口福,好好过把瘾啦。
记得有年春节,外婆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毛钱,我揣在手里竟激动的不知道怎么花。还是妹妹提议我们一起去租车玩吧。那时候租个自行车一毛钱可以骑一个小时,我们轮流学着骑,一个人在车上另外俩负责保护骑车人。那时家里没有自行车,就在那年春节,我们姊妹三个都学会了骑自行车,到还车的时间了,虽意犹未尽,也只能恋恋不舍的把车还了。
那会过年,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我们就去同学家玩,给叔叔阿姨拜年,长辈们抓上一大把花生,往我们兜里装。和同学们边走边吃,遇到谁家的饭点,我们就坐下来蹭一顿,如果在我家,外婆也会拿出最好的食品来招待小朋友。那时根本没有什么小零食,家家户户能炒点花生,再买点水果糖就不错啦。
由于大家都比较困难,我们童年的春节很简单,一块水果糖会让小朋友吃在嘴里,甜在心里。那会不存在攀比,也没有人笑话谁家穷。人人平等友好相处的感觉真好。几十年前的春节,回想起来犹如发生在昨天,一切是那么美好,那么甜蜜,非常怀念儿时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