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梭,2022年即将离我们而去,忘不掉的是经历,回不去的是昨天。希望我们都能苦尽甘来,恢复正常,安然无恙,迎来新的一年。过去走过的脚步,无论多艰难,总有留下难忘的回忆。
此时,迈入全新的2023年,使我想起东加的达华效忠三语国民学校,于2007年7月16日正式成立,从开办幼儿园和小学之后,2014年7月开办初中,逐步迈进“恢复华文教育”新征程的第一步,这不仅是东加三马林达华教的重大创举,也标志着印尼华文教育,从浴火重生复苏的象征。
办学是传承中华文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了留住我们华人的根,永不忘本,我们必须继续提升华文教学水平。
在这个时刻,达华老一辈的校友,提出要再开办高中的建议,希望校友们能建言献策,这一建议引发社会各界与校友的高度热议和关注,纷纷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和宝贵经验,作为参考与借鉴,让社会各界代表在效忠基金会会议上进行讨论磋商,达成共识,以做出明智抉择。
自古以来,三马林达是努山打拉第一个库岱王朝(Kerajaan Kutai)的发祥地,历史悠久而灿烂;几百年前,我们的华人祖先飘扬过海,来到了这块神奇的热土,在经历数百年风云变幻中,演绎了诸多气势恢宏的重大事件,积淀了挖掘不尽财富与文化。中华民族有着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虽然他们为了生活在异乡打拼,但是他们从来不会忘记教育下一代,把中华文化的责任与使命继续传承下去。在这里生长的华人也传承了深厚的中华文化,弘扬优良的传统教育。
早在100多年前,前辈们创办了三马林达“中华中小学学校”,曾培养出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为印尼的经济、工商医学界、文化界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印尼改革后,在效忠基金会带领下创办了达华效忠三语国民学校,获得广大校友、华社各界、前华校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支持,他们满怀豪情,信心百倍,务实创新,无私奉献,使“达华效忠三语国民学校”的教育事业,呈现出了一个千载难逢发展的环境与大好的历史机遇,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局面。
在这大好的形势下,印度尼西亚新首都努山打拉IKNI,将于2024年迁都到东加里曼丹距离三马林达大约50公里的区域落实建设,将为三马林达社会经济发展和繁荣起着积极的作用,前途无量,也给“达华效忠三语国民学校”带来前所未有的光明和美好的发展前景。
近15年来,三马林达的三语学校教育事业稍有成效,在这节点上提出再开办高中,是非常正确的计策,也是一次新的机遇与挑战。当然,再好的创意,如果没有行动,最后也只能被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
岁月不饶人,目前以我们这辈老龄人来说,时不待人,时间不多了,因为我们不再年轻,要抓紧时间,争取与珍惜现在的每一分钟,和时间赛跑,尽快把开办中学高中部的重点工作展开,以真挚诚恳感情和热情,积极宣传和着手开展筹备工作,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这样我们才不会辜负先辈们的重托,去完成高等教育的历史任务,让华夏文明的光辉永远照亮在千岛大地上!
但愿校友植根中华文化,传承追逐“达华”梦想的愿望,能够及早实现,让达华效忠三语国民学校办成为马哈甘河畔三马林达的知名学校,让东加里曼丹三马林达的华裔与社会各界人士,成为永远的骄傲!
(三马林达达华校友 供稿 温發俊 编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