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7日,印度尼西亚玛琅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以下简称玛琅孔院)主办的“走近中国”系列之“中国婚礼习俗与中国乡土建筑”圆满落幕,这是该活动开展以来举办的第八场知识讲座。本场讲座的三位主讲老师分别为刘雯、贾云腾和李凯凯,他们为本场讲座做了充分的准备,旨在向玛琅汉语学习者传播中国传统婚礼习俗和中国乡土建筑等相关知识,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婚礼习俗和中国乡土建筑的兴趣,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玛琅孔院及其下属教学点共有100余人参加本次讲座,该讲座受到了在校师生及广大中文爱好者的一致好评!
在主持人的介绍中本场讲座拉开了序幕。
本场讲座的第一个环节,刘雯老师带来了她的讲座。首先,刘雯老师通过一首描写爱情的诗《周南•桃夭》引出讲座的内容——中式婚礼。
然后,刘雯老师开始正式介绍本期讲座的第一个部分——中式婚礼的具体流程。通过刘雯老师的讲解,同学们了解了中式婚礼在古代和现代的流程有着较大的区别。古代的婚礼主要包括三媒六证和三书六礼,而在现代婚礼的流程则更为简洁,只有求婚、订婚和结婚三个步骤。
刘雯老师紧接着讲解三书六礼的具体流程。刘老师告诉大家,三书是指聘书、礼书和迎书,六礼是指纳采、纳征、问名、请期、纳吉和亲迎。通过刘老师的精彩讲解,同学们对中式古代婚礼的习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提到中式婚礼,那就不得不提及现代婚礼了。最后,刘雯老师将古代婚礼的习俗和现代婚礼的习俗进行对比,展示了现代婚礼中不同年代结婚时需要的结婚物品。通过不同时代结婚时需要准备的三大件亦可反映出时代的变化、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通过刘老师的讲解,同学们对中式婚礼的流程有了更加深刻地了解。
本场讲座的第二个环节,贾云腾老师带来了他的讲座——汉式婚礼流程。
首先,贾云腾老师通过一个汉式婚礼的视频,让同学们仿佛穿越到古代,欣赏汉式婚礼的大气磅礴、唯美壮观,为玛琅汉语学习者们带来一场视觉盛宴。
其次,贾云腾老师为同学们介绍婚礼的流程。让同学们感到震惊的是汉式婚礼的礼节竟如此繁琐,多达20项,同样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古代人们对婚礼的重视。
最后,贾云腾老师为大家具体讲解了每项流程的具体措施,并且采用中英文结合的形式,再加上贾老师幽默的讲课方式,浅显易懂,使学生们对汉式婚礼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和认识。
第三个环节便是由李凯凯老师带来的讲座——中国乡土建筑。
首先,李凯凯老师使用简洁凝练的语句、中英文相结合的方式为大家讲解了中国乡土建筑的定义。
其次,李凯凯老师带来他本次讲座中的重要部分,具体讲解乡土建筑中的窑洞和苏州园林。李老师通过介绍陕西的地理位置,说明陕西的气候的特征,即“四季分明,雨季集中”,这也就决定了陕西的乡土建筑普遍为窑洞。然后,通过播放视频,向大家直观地展示窑洞的具体样貌。
然后,李凯凯老师以图片的形式展示了自己家的窑洞的变化,从侧面反映出新时代农村的变化,以及经济的发展。
最后,李凯凯老师通过文字和视频的方式介绍了苏州园林的具体建造布局和不同的建筑物。通过李老师生动地的讲解,同学们仿佛置身其中,人在景中,景在眼中,一步一景,从每一个窗框、每一个门洞望去都是不同的景色,宛若一幅幅立体的水墨画一样。
三位老师精彩的讲座结束后,便进入到问答环节:“中国还在用这样的方法建造房子吗”、“中式婚礼应该做什么准备吗”、“建造房子有什么要求吗”等等,一个个问题充分展现出同学们对本次讲座的喜爱和浓厚的兴趣。活动最后,所有与会嘉宾、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合影留念。
本次讲座为“走近中国”系列讲座的第八期,该系列讲座顺利收官。孔院始终秉承着为广大中文学习者和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提供免费学习中文的宗旨,定期举办有实用性、趣味性的文化讲座,因此在玛琅乃至印尼华文教育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回顾过去的八期讲座,每位老师都认真收集资料,积极准备讲座所需的各种材料,以幽默风趣的讲话风格,展现了中国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受到广大中文学习者和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的一致好评。玛琅孔院在未来也将继续保持初心,为当地热衷于中国语言文化的学习者举办更丰富、更充实、更优质的知识文化讲座!
编辑/玛琅孔院 陈恩楠
文/玛琅孔院 李凯凯
图/玛琅孔院 新闻组
审核/玛琅孔院 廖桂蓉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