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长期坚持“动态清零”的中国政府调整防疫政策,印尼各大网络关于疫情的讨论甚嚣尘上,有不少人欢呼雀跃,甚至认为这是全世界疫情结束的信号。这也能够理解,毕竟这三年因为疫情,大家都苦不堪言。
但我们必须认清一个事实,疫情不可能在今年结束。中国疫情政策的调整,不是说放任不管,更不是躺平,而是要更加科学、严谨、精准防疫。疫情越是到了“最后关头”,越是要警惕小心,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完全不在乎。新冠疫情可能还会持续很长时间,继续做好个人防护显得尤为重要,未来更多的是依靠我们自己,自我防护,自我隔离,自我医疗,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新冠疫情肆虐三年,至今世卫组织和印尼政府都还未宣布疫情大流行结束。从实际情况来看,印尼各地疫情也是反复无常,身边很多人因多次感染,饱受新冠病毒折磨,甚至仍有不少人熟悉的亲人和朋友因新冠而去世,令人十分痛心。新冠病毒经历了四大流行毒株:原始毒株、阿尔法株、德尔塔株、奥密克戎。奥密克戎的出现,其致病性和危害性越来越弱,但我们不能因此放松警惕。即便病毒的致病力下降,但它依然是病毒,健康总比生病好,不能疏忽大意。
对于感染新冠病毒,每个人的反应不一样,有一些人的症状还是很严重,比重感冒要难受得多,新冠感染的病死率仍大大超过感冒。因此,不能简单的把新冠感染描述为比感冒还轻松的病。如果是高风险人群,则需要更为慎重,尤其是70岁以上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还有那些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正在进行放化疗肿瘤患者及妊娠晚期孕妇等,他们的免疫力较低,感染新冠病毒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甚至会出现重症甚至危及生命情况。很多年轻人完全无视疫情,认为自身抵抗力强,三五天就病愈了。但也应该明白,病毒仍有变异可能,每个家庭都可能有老人、孕妇或者基础病患者,就算自身不怕病毒,也应多为家人着想,若不做好防护,可能会将病毒传染给家人,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悔之晚矣。
因此,新冠疫情已经到了“最后关头”,大家仍要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不麻痹、不侥幸、不松懈,自觉做好个人防护,尤其是家里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多为他们考虑。出门在外一定要佩戴好口罩,科学佩戴口罩仍是预防新冠最基本、最有效的保护措施之一;对于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应尽早完成新冠疫苗及加强针的接种,降低自身风险;尽量不要去人多的地方,与人沟通交流要保持安全距离;适当户外锻炼,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平时规律作息,饮食营养均衡,避免疲劳熬夜;勤洗手,保持办公场所及家中开窗通风。如果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流涕、发热等,应尽早确诊并居家隔离休息,持续发热不退或症状加重时及早就诊。
总之,尽管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性较弱,但其具有很强的传播能力。现在疫情已是“临门一脚”,我们再坚持一下,做好防疫措施,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负责,相信不久就能迎来抗击疫情的最终胜利。
小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