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3日,印尼玛琅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以下简称“玛琅孔院”)顺利举办第七期“走进中国”系列讲座之中国戏曲(秦腔,川剧)与中印跨文化交际专题讲座。本期讲座旨在增强印尼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更深入了解中国文化,让学生们深切地感受到中国戏曲的独特魅力。此次讲座,玛琅孔院及其教学点的师生们积极参加并讨论热烈,更受到师生们的一致好评。
讲座由田清秀老师通过精彩的川剧表演视频拉开了序幕。通过视频,同学们初识川剧与变脸艺术。接下来,田老师向同学们讲述了川剧的起源。川戏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美名,五代时期走向巅峰,最终在明清时期形成固定的表演形式,即现在的“川剧”。
声腔是戏剧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川剧主要通过高腔、胡琴、昆腔、灯调和弹戏五种声腔展示川剧的表演艺术。田老师则以播放这五种声腔表演视频让同学们更直观地感受着川剧声腔艺术。
讲座中,田老师详细地介绍了川剧的五种角色行当,分别是小生、旦角、生角、花脸和丑角,并且展示川剧变脸艺术中的脸谱,以及变脸方法。最后,田老师给同学们展示了一段川剧变脸艺术视频,同学们都对变脸这种“瞬间艺术”赞叹万分。
接着,陈云雪老师则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国的另一大戏曲——秦腔(梆子戏)。陈老师以一个问题“为什么叫秦腔/梆子戏?”,将还沉浸在川剧变脸艺术的同学们带入秦腔的世界。
秦腔是中国戏曲四大声腔中最古老、最丰富的声腔体系。陈老师从秦腔的语言特点、唱腔特点、音乐特点、角色特点、绝活特点、乐器特点、人物装扮特点以及人物服饰特点全面地向同学们介绍秦腔。
讲座中视频与图片的结合展现,加上陈老师生动详细的解说,使同学们收获满满。同学们纷纷感叹中国戏曲文化的独特魅力。
讲座的第二部分是中国和印尼两国跨文化交际专题,玛琅孔院本土教师卢嘉妮老师从印尼人的视角,通过丰富的事例来诠释“跨文化交际”的定义,让同学们对跨文化交际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告诉同学们要入乡随俗,提高中印两国文化知识来提升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除此之外,卢老师还从中国和印尼两国的建交史出发,从语言方面、艺术方面、建筑方面以及交通工具方面,全面地介绍中国和印尼两国的跨文化交际对印尼的影响。在语言方面,卢老师例举了几组中文和印尼语发音相似的词语,比如瓜子(印尼语:kuaci)、茶碗(印尼语:cawan)、厉害(印尼语:lihai)等等,增强了同学们学好中文的信心。在艺术方面,卢老师介绍了印尼的传统戏剧(Wayang potehi)也深受中国福建的布袋戏的影响。在建筑艺术方面,通过图片展示了印尼郑和清真寺,让在场的中国老师都迫不及待地想跟随郑和的脚步去探索印度尼西亚这个美好的国家。在交通方面,雅万高铁的建成通车一直也成了在场老师和同学们的期盼。
卢老师娓娓道来,让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清晰地了解到中印两国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印两国的友好交往,是一种“美美与共”的大和谐关系。
讲座的最后一位老师是吕金秀老师。与卢嘉妮老师不同的是,吕老师主要是从日常生活中的送礼文化、餐桌文化、饮食文化以及问候文化去对比中印尼文化的差异,并拓展相关的中国文化知识。这让同学们在认知差异的同时,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别具一格的魅力。在送礼文化差异方面,吕老师通过举例介绍中国送礼文化的禁忌,比如在中国不能送伞、钟、梨、菊花等等,并对比两国送礼文化方面的差异。
紧接着,在介绍中国和印尼的餐桌文化差异后,吕老师着重介绍了中国人“面门居中位置为主位”的餐桌座位安排礼仪,并跟师生进行互动,师生们积极响应。
介绍完中印饮食文化和问候方式的差异后,吕老师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阐明了面对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的态度,面对文化差异,我们应该互相包容,互相融合,美美与共,才能形成一个大和谐的世界。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就讲座的内容在评论区热烈地提问。比如,“京胡和板胡起源于哪里?”“面对文化差异时,我们该如何处理?”“在中国,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方言,跨文化交际是怎样进行的?”等等,主讲老师们一一作答,气氛热烈。
本场讲座是“走进中国”系列讲座的第七场,新冠疫情虽然阻绝了同学们走进中国的道路,但是浇不灭同学们了解中国文化的热情。玛琅孔院始终站在学生的立场,坚守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信念,定期举办线上公益讲座,受到师生们的好评。在此,玛琅孔院全体教师表示,将不忘初心,坚守信念,做好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使者,为同学们提供更精彩的文化讲座。
编辑:玛琅孔院 陈恩楠
图 :玛琅孔院 新闻组
文 :玛琅孔院 吕金秀
审核:玛琅孔院 廖桂蓉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