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汉语学习者课余生活,展现中国文化特有魅力,印度尼西亚玛琅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以下简称“玛琅孔院”)一直推进各教学点开展课外文化体验活动,鼓励中文教师通过开展活动展现汉语魅力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应三宝垄国立大学老师和学生的强烈呼声,2022年11月16日,玛琅孔院教学点三宝垄国立大学邀请玛琅孔院教学点玛中大学中文教师陈恩楠开展系列讲座第六场之中国新年专题讲座。满满中国新年氛围,让同学们在线提前感受了一番中国人过年的别样滋味。
本次活动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陈恩楠老师简要向同学们介绍中国人过新年的起源;第二部分,陈恩楠老师罗列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新年习俗,并逐个讲解;第三部分,陈恩楠老师向大家展示一些常用的新年祝福语,供同学们学习、使用。
讲座伊始,陈恩楠老师向同学们问好,并真诚地向大家介绍自己。紧接着,陈老师以一个生动的动画视频向大家展示了新年的来历,告诉同学们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新春贺岁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年味浓郁,凝聚着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精华。然后,陈老师针对春节起源告诉同学们,历史上学界有多种说法,而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
然后,陈老师对第一部分的讲解内容进行总结。春节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与普及的过程。春节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底蕴,也记录着古代人们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
接着,陈老师又用一个喜气洋洋的动画视频展现了中国人过新年时的习俗文化。如中国人在新年来临前会置办年货,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贴的、送的拜年礼物等等,统名为“年货”。而把采购年货的过程称之为“办年货”。又例如年红是春联、门神、年画、“福”字等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统称。家家户户过年都会贴年红。增添了喜庆的节日气氛,并寄予着人们对新年和新生活的美好期盼。又例如吃年夜饭,又叫吃团圆饭,寓意新的一年一家人和睦安康、团团圆圆。人们也会在除夕包饺子,饺子谐音“交子”,意思是新旧年交替更变。所以,中国人为了迎接新年,会包饺子、吃饺子。在第二环节的最后,陈老师讲述过年期间走访拜年亦是年节传统习俗之一,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新年好等话。这便引出了讲座的第三部分——新年祝福语。
拜年的意义所在是亲朋好友之间走访联络感情、互贺新年,表达对亲朋间的情怀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于是,陈老师向同学们呈现新年时期常用的祝福语。例如,对任何人都可以说的“新年快乐”、“新年好”、“新春快乐”、“岁岁平安”等;对于经商的亲戚可以祝福“恭喜发财”、“财源广进”等,小朋友向长辈可以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讲到红包,陈老师也稍微介绍了一下红包也叫压岁钱,是过春节时长辈给小孩儿用红纸包裹的钱。人们认为红包可以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希望孩子健康成长。对于在上学的孩子,我们可以祝福“名列前茅”、“学习进步”等,当然,“过年好”、“一帆风顺”、“万事如意”也是常用的祝福语。同学们跟着陈老师朗读这些新年祝福语,提升了学生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也烘托出十分热闹的课堂氛围。
讲座最后,陈老师与同学们互动练习,同学们认真思考哪些祝福语适合于哪类人或者哪些场合。思索片刻后,同学们连线配对,体验感十足。这也巩固了刚刚所学的祝福语交际知识。
陈老师希望通过此次三宝垄国立大学开设的讲座,让同学们更加了解中国人过年的具体情况,也希望未来仍有机会为大家分享中国其他文化内容。每逢新年,中国人崇尚的都是家庭和睦团圆、事业步步高升、亲朋好友平平安安身体健康,充满着中国人对新年的期盼和对身边人的爱。活动最后,参加讲座的师生合影留念。短短一个多小时的讲解,内容是有限的,但文化知识是无限的。期待下一次UNNES教学点有趣的讲座。
图:玛琅孔院 新闻组
文:玛琅孔院 陈恩楠
审核:玛琅孔院 廖桂蓉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