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国‘脱钩’不是选项。”这是德国总理朔尔茨在北京向全世界明确作出的表态。
朔尔茨是在美国“绑架”欧洲盟国齐齐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并威逼它们与中国“脱钩”的背景下作出此番表态的。这些年美国在欧洲播撒“反华政治正确”的“乌云”,施压欧洲盟国“远离中国”,朔尔茨访问中国自然遭到美国的不满和反对。德国国内联合执政的绿党也在鼓噪“减少对华依赖”、“限制对华交往”等言论。朔尔茨顶住了国内外的各种各种压力,“一意孤行”地来到了北京。
中国方面隆重接待了朔尔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了他,并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举行宴会。中国总理李克强与朔尔茨举行会谈。朔尔茨的整个访华行程氛围友好,双方交流坦诚、务实。
两国领导人在会见和会谈中,都强调增进了解和互信、坚持经济全球化、促进务实合作、坚持对话协商、反对阵营对抗,以及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合作等等。中德在这些重大问题上能取得共识,是难能可贵的,足见这次中德领导人会晤的分量。朔尔茨在启程访问之前就明确指出,无论发生了什么变化,中国作为拥有14亿多人口的经济大国都是德国的重要伙伴,从以往与中国的长期合作中,德国和欧洲都获益。德国没有兴趣与中国“脱钩”。朔尔茨到北京后,再次向中方明确表示反对“脱钩”。在对中国的关系问题上,朔尔茨显然不买美国的账。中德在亚欧大陆都具有重要影响力,这些共识不仅符合双方根本利益,而且在当前纷繁多变的世界局势中,注入了清新的空气,对全球经济和安全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关注的是,习近平和朔尔茨也谈了乌克兰问题。德国虽然秉承美国的意志向乌克兰提供大量的武器援助,但与乌克兰的关系不怎么融洽。而中方是立足事情的是非曲直,始终恪守客观公正,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冷战思维,坚持劝和促谈,反对将中小国家推上地缘博弈前线的立场。中德虽然在乌克兰问题上立场不尽相同,但习近平愿意和朔尔茨谈乌克兰问题,并一致认为国际社会应该致力于乌克兰危机的和平解决,反对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努力确保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改善人道主义状况。这体现了双方推动乌克兰危机尽快缓和乃至解决的诚意和担当。
中方一向强调中国和欧盟是“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朔尔茨此次在会晤中也表示中国是德国的“伙伴”。正是两国对彼此“伙伴”关系性质的共识,推动了德国的中国政策向正面的方向发展,这对西方大国处理与中国关系也起着示范作用。
朔尔茨不同意与中国脱钩,反对阵营对抗,主张促进务实合作,是基于两国的根本利益,客观之需要,而且有以往的事实作为支撑。
中国市场庞大且充满活力,是任何国家都不能不重视的现实。今年前三季度,德国对中国实际投资增长114.3%。中国连续6年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德国连续47年成为中国在欧洲的最大贸易伙伴。目前,5000多家德企在华投资,2000多家中企在德生产经营。近期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在广东湛江建设的一体化基地项目启动,这是德国企业在中国投资规模最大的单体项目,总金额达100亿欧元。此外,宝马、奥迪、大众等德国汽车企业今年纷纷在中国进行重大投资。中国已经成为德国大型企业的重要投资目的地。
中国企业也加大对德投资,并与德国企业一道开发第三方市场。朔尔茨领导的内阁10月下旬“力排众议”批准了中国中远海运港口收购汉堡集装箱码头股份的计划,被认为具有指标性意义。
中德两国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德国对中国的出口为德国创造近百万个就业岗位;在中国的德国企业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受益者,也是贡献者。朔尔茨这次北京之行,虽然最终只有12家德企巨头随行,但申请随行的共有百余家企业。这反映出德国工商业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以及不想与中国“脱钩”的意愿。
世界银行最新报告显示,中国2013年到2021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8.6%,超过G7国家贡献率的总和。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过去40多年来的事实表明,中德经贸合作符合市场规律和客观需求以及两国政府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政策目标。
德国与中国经济合作和交往如此紧密且德国从中收益,如何能脱钩?有什么理由要脱钩?朔尔茨的北京之行表明他对于推进与中国合作采取了明智和理性的务实态度,这对于中德深化经贸投资合作、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在美国霸道干预欧洲与中国合作的大背景下,这样的取态尤见其英明之处。事实将证明,德国的务实态度将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禾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