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 阴错阳差
在如诗的夜里,默轩独自一个人,静静听夜的心语;夜的鸟鸣,虫儿的呢喃,轻轻吹来的晚风……
月光在寂静的夜里,洒下苍茫的光芒,把大地扮成似梦似真一样迷人。默轩陶醉在月色中,寂静的月夜,逗弄他,瞬间思潮起伏,往日生活的点点滴滴都依稀起伏在脑海里。他记忆犹新,感觉好似翻开记载往日生活的记事本,催他想起十九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不断让印尼华人,承受骚扰的各种国籍法法律问题:
荷兰殖民时代实施“出身地主义”和“被动制”的国籍法。凡在印度尼西亚出生的华人皆是荷兰籍居民。
中国当权者一直以来实施,“血统主义”国际法,凡在印度尼西亚出生的华人仍然是中国籍。印尼华人的双重国籍也就因此产生了。
1958年7月,印尼政府实施“血统种族原则”国籍法,来代替1954以前的“出生原则”国籍法。至到双重国籍条约在1960年生效,印尼华人必须放弃双重国籍的身份,选择其中一个国籍身份。从此以后华人只有一个国籍。
现在默轩一家人,已渡过了这阴差阳错国籍法的法律挑战,并且经过不断努力打拼以后,打开了生活的经济枷锁。
稻草菇已走向千家万户的市场,在酒家饭店里,更成为受欢迎的美味佳肴。一项全新的极有前途行业已经堂堂正正地做成功了!
默轩不但为自己致富,还让许多农民同时增加经济收入,走向脱贫之道。并且融入主流社会,和兄弟族群和睦相处,团结一心,共创幸福的明天!
“爸,我们现在是印尼籍身份的华人,找生活已不受《十号法令》的限止了,有机会经营制草纸手工业。日后你有什么打祘?”洁萤问默轩。
风清气正的默轩面上现出浅浅的笑意,温声道:
“洁萤,‘礼义廉耻’,是我们祖先传下来的道德文化理念。这文化理念一代又一代不断传承下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子孙孙做人处事的准则……”
默轩咳了一下,说“人啊,洁萤,见利要思义!我们在经济最困难的时候,沙伯尔(Sabar)对我们很友好。不但守护着我们的空屋,还荅应与我们合作分工经营稻草菇生意,给我们机会找到生活的门路。总不能过河拆桥,没情没义。”默轩看了洁萤一眼,续继说:
“不论有多坚苦,有多困难,我决意专心经营稻草菇生意。”
洁萤离开学校以后,踏入社会融入主流,深深体会到生活是一条起潮起落的漫长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她一步一步向前走过去,沿路看到许多各种不同的风景,终于明白中国文化《中庸》所提倡的“万物并行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金句名言的哲理,是必须去实践,并配合自己的优秀行为,才会有良好的效果。她对父亲说:
“真是因为沙伯尔(Sabar)感受到你有情有义,他才跨越种族界限,和你缔结有共同利益的友情。改善印尼民族在荷兰殖民时期被挑拨离间,所造成的不团结,互相仇视的民族问题。这,算是做出了一件大事。”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