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7日,由印尼玛琅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以下简称“玛琅孔院”)主办的“走近中国”系列讲座之“美食篇”圆满落幕,这是该活动开办以来举办的第七场知识讲座,旨在向玛琅乃至印尼中文学习者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从个体生命的迁徙,到食材的交流运输;从烹调方法的演变,到人生命运的流转,人和食物的匆匆脚步,从来不曾停歇。人类迁徙促成了食物的相聚,食物的离合,也在调动人类的聚散,西方人称作“命运”,中国人叫它“缘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之历史,也承载着厚重的饮食文化。直到如今,中国的饮食文化仍是中文学习者较为关注的话题。疫情虽阻隔,热情却未减。今天的讲座,陈恩楠和鲍海云两位老师就带着同学们“云吃”了一番中国美食。
会议的第一个环节,陈恩楠老师带来了他的讲座——“四川人的一日三餐”。关于川菜,那就不得不提及辣椒。“五味”里的辣,原本是“辛”,泛指一切刺激性的味道。辣味能刺激人体的细胞,在大脑中形成类似于灼烧的微量刺激。这种感觉停留在舌头上时食欲得以激发,因此会让人感到十分清醒。在川菜中,无论是作主料、辅料还是作调味料,辣椒都是宠儿,它给川菜烙上了鲜明的印记。而今天,陈老师邀请了两位他的“朋友”,同样是四川人的李川和王华,带领大家一起来探索一下四川人的一日三餐到底吃什么。在讲四川人的一日三餐前,肯定要先了解一下四川人的特点,他们比较热情好客和幽默,还有包容的心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爱吃辣。因为四川盆地气候潮湿,多阴雨,正需要辣椒的刚猛热烈加以调和。
时空穿越到了四川的早上8点,陈恩楠老师和同学们跟着李川和王华的步伐,来到了四川人早上的饭桌上,看到了垂涎欲滴的赖汤圆和甜水面。赖汤圆有悠久的历史,老板赖元鑫从1894年起,就在四川成都的街上卖汤圆了。汤圆煮时不烂皮、不露馅、不浑汤。吃时不粘筷、不粘牙、不腻口。滋润香甜,爽滑软糯。而甜水面是中国一种较为独特的面食,它以“辣”、“甜”、“香”著称。甜水面的调料很独特,除了红油辣椒、芝麻酱、蒜泥,还有一个是四川独有的复制甜酱油。复制甜酱油除了可以用于甜水面,还可以用于红油水饺、凉拌菜等。吃完了早餐,陈老师带着同学们一起去云参观了在四川大熊猫基地的可爱的大熊猫。大熊猫憨态可掬、黑白相间,十分惹人喜爱。
时空穿越到了四川的中午12点,陈恩楠老师和同学们跟着李川和王华的步伐,来到了四川人中午的饭桌上。此时此刻,李川和王华走进了一家著名的川菜馆,准备点几道川菜吃一吃。他们点了口水鸡、宫保虾球和麻婆豆腐,都是非常下饭的菜。这个时候,陈老师教给同学们一个新词语“下饭”,意思是适宜用来佐餐。就着菜把主食吃下去,适宜和饭一起吃。随后,陈老师还为大家介绍了麻婆豆腐的制作方法。吃完午饭后,闲适的四川人会和朋友约好一起去茶馆儿喝一喝茶,而在四川,很多人都喜欢喝四川的盖碗茶。然后再和朋友一起打麻将。四川人,向来会享受悠闲愉快的午后时光。
时空穿越到了四川的晚上6点,陈恩楠老师和同学们跟着李川和王华的步伐,走进了一家火锅店。四川人晚上如果不在家吃饭的话,通常都会和家人、朋友出去吃火锅或者其他美食。火锅的调料味道都很重,四川人吃火锅的时候喜欢放很多的辣椒、花椒和姜蒜,因此火锅又麻又辣。
最后陈老师进行总结,今天陈老师和同学们跟着陈老师两位朋友的步伐,一起去探索了四川人的一日三餐,了解了四川人的饮食习惯,也知晓了川菜的魅力。四川盆地生活着中国最闲适的人群,他们对味道的追求尤为独特,对辣椒的理解也各有心得。不知道是四川人成就了辣椒,还是辣椒成就了四川人。
来到讲座的第二个环节,云吃了一番中国西南地区四川的美食,而鲍海云老师则带领同学们一同领略中国东北的美食文化。首先,鲍老师给同学们展示了一个制作精美的视频,视频简单介绍了接下来一个小时的讲座分别会有什么内容。然后,鲍老师通过幻灯片向同学们呈现了讲座大纲,先是笼统介绍一下中国的美食文化,然后聚焦到中国东北,分别从地理位置、饮食资源、饮食特点、东北菜构成、风味小吃和家的味道六个维度向同学们细细讲述东北的饮食文化。
鲍老师先以一句中国俗语“民以食为天”开头,讲述了饮食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重要地位。而中国祖先的智慧、中华民族的秘密、中国人民师徒的羁绊以及食客对于食物的领悟,都是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的传承。美味的每一个瞬间,无不用心创造,代代传承。中国人常言,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不仅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变通,更是顺应自然的中国式生存之道。从古到今,中华儿女精心使用着脚下的每一寸土地,获取食物的活动和非凡智慧,无处不在。因此,东北地区的人们也因地制宜,借助东北独特的地理条件,创造出许多耐人寻味的美食。而鲍老师则通过对“意境”二字的解说,让同学们隔空感受饮食文化的魅力。
紧接着,鲍老师精心准备了很多中国人常食用的食材,向同学们展示。这样的实物教学法,吸引了许多同学们认真观看讲座。鲍老师通过丰富多样的食材,向同学们介绍东北人们的日常饮食习惯。因东北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严寒,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所以食材的选择上,东北人和刚刚陈老师所讲的四川人有很大不同。鲍老师通过简单而精美的视频向同学们展示了东北及其东北饮食文化剪影。白皑皑的大地,冰雪精灵孕育着东北独特的食材。在土壤肥沃的东北平原上,主要种植大豆、玉米、大米、膏粱、甜菜等瓜果蔬菜。鲍老师边讲解,边将这些食材一一展示给同学们。
接着,鲍老师通过真实的情境教学方法向同学们展示了东北人如何蘸着酱料吃蔬菜,许多同学垂涎欲滴。东北地区冬季寒冷,因此腌制菜是东北的一大特色。鲍老师通过对比的方式,向同学们展示了腌制前的白菜和腌制后的白菜的不同之处。白菜通过独特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中国人民的智慧,经历了“重生与演变”,最终成为了一道可口的腌制菜。
再然后,鲍老师通过图片、视频和实物,向同学们一一讲述了人参鸡、小鸡炖蘑菇、鲶鱼炖茄子、清真锅包肉、蘸酱菜、地三鲜、粘豆包、朝鲜冷面、烤冷面、东北烧烤等美食的故事。讲座之余,鲍老师还邀请了她的小助手把鲍老师提前做好的几道佳肴端上来,让同学们云端“吃”了一番。鲍老师希望同学们能用五感来感悟一下中国美食文化,从手到口,从口到心,从眼到耳,中国人延续着对世界和人生特有的感知方式。只要点起炉火,端起碗筷,每一个中国人都能造就一番不一样的舌尖上的佳作。
两位老师讲座结束后,引发了同学们热烈的讨论,展开了对讲座内容的提问。“四川菜都是辣的吗?”、“四川菜和东北菜价格贵吗?对于留学生来说能承担得起吗?”,一个个问题充分展现了同学们对讲座的喜爱和浓厚的兴趣。
“走近中国”系列讲座凭借有趣的文化知识,浓厚的学习氛围以及专业的讲授经验在玛琅乃至印尼国际中文教育圈都取得了良好的反响。玛琅孔院也将秉承初心,为当地热衷于中国语言文化的学习者开办更丰富、更充实、更优质的知识文化讲座。玛琅孔院的教师们也群策群力,努力为印尼中文学习者呈现出新鲜、厚重的中国文化讲座活动。虽然由于疫情不能够面对面交流,但互联网更拉近了每一个人的心。五味使中国菜的味道千变万化,也让中国人在体会他们各自的人生况味时,找到一种特殊的表达语境。五味最佳的存在方式是调和以及平衡。“调和”与“平衡”不仅是中国人对于饮食造诣不断寻求的完美状态,也是中国人在为人处事上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希望今天的讲座不仅能让同学们感受中国的饮食文化,也能够透过饮食感悟中国人的精神品质。
活动最后,所有与会嘉宾、老师、同学共同合影留念,记录精彩瞬间。此次活动顺利结束,但是玛琅孔院的“走近中国”系列讲座还未完待续,让我们一起期待玛琅孔院“走近中国”系列讲座第八场“生活篇”。我们相约5月21日,不见不散!
图:玛琅孔院 新闻组
文:玛琅孔院 陈恩楠
审核:玛琅孔院 廖桂蓉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