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首杜牧的《清明》流传了一千多年,可谓脍炙人口,无人不晓。而幼时的我只知清明是上坟扫墓、祭祀已故的亲人,怎知清明亦是万象更新,踏青寻春的好时令。
的确,清明不仅是一个节气,更是一个肃穆、庄重的传统节日。追溯清明源头,大约始于周代,迄今为止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只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因为清明一到,大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等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寒食既是清明的别称,也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不动烟火,只吃凉食。清明节扫墓,其实是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相传寒食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开元年间唐玄宗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此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
打开书籍,发现与清明有关的事物还很多,据说“风筝”就因清明而得名。古时扫墓时孩子们常要放风筝,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故称之风筝。例如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北宋年间清明时节东京汴梁(开封)民俗风情、人物景象。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一年之中春暖花开最适合出行的日子。从2008年我国将清明节认定为法定节假日后,除了祭祀和缅怀,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结伴踏青,领略大自然赠予的明媚春景。
放眼古今,尽管清明的含义不断变化和丰富,但清明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却早已根植进了中国人的内心。清明时分,无论是孩童老人,还是乡人游子,少不了对先祖或英烈,无尽的缅怀和思念。这就是清明,一个农历的节气,一种情感的寄托,一份文化的传承。一炷香,一叩首间,中华文化最纯然的内核,就这样得到了坚守与传承。
又是一年春草绿,依然十里桃花红。清明有草长莺飞,花红柳绿的生机勃勃,也有思念逝去的故人的悠悠哀思。一个节气、一个节日,涵括了中华儿女对春天有说不尽的喜爱,和对先祖们的无尽怀念!
当我们置身于绿机盎然的田野,徜徉于五彩缤纷的花海中,尽情享受这无限美好春光时,也将心中的哀思化成美好的愿望,愿驾鹤西去的祖辈们在另一个世界里也有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