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前言
1961年7月我于泗水新华中学高中毕业后,前往峇厘岛峇厘陵中华学校任教。至1965年底返回泗水,前后共服务了四年半,相当于9个学期整。
四年半的教书生涯,以及在峇厘陵的日常生活,身心是愉快的。因为峇厘陵的华侨社会,民风淳朴善良;学校的董事、老师、学生与家长关系密切。走在街道边,见到学生家长,他们都会热情地打招呼。尤其是做家庭访问时,家长们都非常配合,也非常热情。唯一的遗憾,就是那几年峇厘陵中华学校的经济情况比较辛苦。
II.关于学校的名称
好多年前,峇厘的黄振文老师赠送给我一本纪念特刊。最近有空细心阅读,令我非常惊讶,首先是关于学校的名称。
1961至1965年当我在峇厘陵任教的时候,峇厘陵中华中小学简称“陵华”,学生有850名,教师有30名;峇塘中华中小学简称“峇华”,学生约有1100名,比陵华要多。但是黄振文老师送的这本特刊,书名写上:“峇华二十五周年纪念刊——1935年峇厘陵中华学校出版”,一时间,我懵了。陵华怎么变成了峇华?
再翻阅题词部分:中华民国驻印尼(当时是荷兰殖民地政府)领事郭则济先生、泗水商报、社会名流陈开懋与梁炳农的题词都写上:“峇厘中华学校二十五周年纪念刊”,这时我才明白:原来峇厘陵中华学校从1910年成立到1935年这漫长的25年,学校的名称是:“峇厘中华学校”,简称“峇华”。至于后来峇塘成立“峇塘中华学校”简称“峇华”,而“峇厘陵中华学校”则改成“陵华”,那是后事。
III.实行义务教育,免交学费长达25年之久
令我更为惊奇的是:峇厘陵中华学校从1910年成立,至1935年这漫长的25年,实行的是义务教育,免交学费,有些时候还赠送书籍与文具。更难能可贵的是,25年来从不间断。现从纪念特刊中摘录一段原文,作者是1935年时任峇厘中华总商会董事,同时兼任峇厘中华学校校董的许金榜先生:“本校创办之主旨在发扬我国之文化,使侨胞青年子弟均有读书识字之机会,渐渐受我国文化之洗礼,使成为知礼知义之国民。吾人深知救国在智民,智民在兴学,为谋侨教普及起见,实行义务教育。在过去24年中(注:原文写于1934年),未向学生收分文之学费,且有时书籍文具亦由学校供给。”
峇厘陵中华总商会成立于1908年,当时就明确规定所有的董事兼任中华学校的校董。从1908年至1935年,中华总商会的董事经历了20届的改朝换代,每一届的董事,少则22人,多则30人。
根据我的理解,能够长期实行义务教育,免交学费,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强大的财力,二是统一的办学理念,这就是传承中华文化。看起来,峇厘中华学校(也就是峇厘陵中华学校)具备了这两个条件。为了传承中华文化,他们奋斗了二十五年,坚持实行义务教育,免交学费。
IV.聘请资深的中国老师
创办初期的1910年,学生人数仅为38人,但是峇厘中华学校的校董不计成本,特地到祖国聘请满清时期的徐德培与韋一我两位宿儒来任教。这两位老师文章词藻倾动当时,学校创办初期得此良师,实为诸生之庆幸,可见校董对办校之重视。
现在介绍1935年的教师情况:根据特刊的零星记录,峇厘中华学校1932年的学生人数为175人,而1935年的教师人数为5人:
1)周其鏞——校长,上海沪江大学毕业,国立中央研究院研究学习一年。曾任沪江大学文学系助理、国立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助理、三宝垄华英中学教师。
2)陈祖华——教师,上海大夏大学毕业。曾任泗水华侨中学与新华中学教师。
3)郑玉宝——教师,上海暨南大学附属中学毕业。
4)林 寅——教师,三宝垄华英中学毕业。
5)郑茂田——教师,本校毕业生。
到1935年峇厘陵中华学校基本上还只是一所小学,但是所聘请的校长与教师都是高学历与高水平的。由此可见,陵华的董事们对学校的发展愿景具有很高的期望。
V.结束语
上世纪60年代,我在峇厘陵中华学校服务了好多年,有幸成为陵华大家庭的一个成员。看了这本特刊,对先辈们为了传承中华文化实行了义务教育长达25年之久深感钦佩,谨此向陵华的先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结束本文之前,再次向黄振文老师致谢。
写于2022年3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