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6日,由印尼玛琅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主办的“走近中国”系列讲座第二场“民族篇”圆满落幕。“走近中国”系列讲座旨在在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利用现有条件增进海外学生对中国的了解。讲座主题包含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民俗文化中的春节、贴近学生生活的中国大学生生活,以及较为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等。此次讲座的主题为“民族”,两位主讲人分别带来“广西瑶族文化”与“云南布依族文化”的内容。
讲座的第一个环节为主持人宣布讲座开始,向观众介绍此次讲座的主题与主讲人。
讲座的第二个环节为兰燕华老师介绍广西瑶族文化。兰老师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介绍:瑶族与广西瑶族概述、广西瑶族服饰与饮食文化、广西瑶族的医药与习俗文化、广西瑶族人民生活现状。兰老师首先介绍了瑶族的情况。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而广西瑶族人数占全国瑶族人数的一半以上。
接着,兰老师展示了广西瑶族的民族服装与饮食的特点。瑶族服装颜色艳丽,男、女及各个支系服装都有所不同,瑶族人民喜爱佩戴银饰。
广西瑶族饮食文化具有代表性的是长桌宴与油茶,为了让大家直观的感受到瑶族饮食的魅力,兰老师为大家播放了制作油茶的视频。
在广西瑶族医药与习俗文化的部分中,兰老师分两个部分为大家介绍。兰老师先是介绍了瑶族的医疗情况,包括现代瑶族医院的发展等情况;又给大家介绍了瑶族的一些民俗活动,包括瑶族成人仪式“度戒”和受瑶族人民欢迎的唱山歌等活动。
最后,兰老师带着大家了解了现代瑶族人民的生活。现代瑶族人民的生活与其他民族人民的生活没有太大区别,但又保留了民族特色。
兰老师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到瑶族独特的文化与生活的现状,更加直观的体会到了中国包容的社会环境,同时也勾起了学生对于中国少数民族的兴趣。学生希望了解中国少数民族更多的、更有趣的信息。
于是,活动进入第三个环节:杜玉仙老师为大家带来云南布依族文化展示。杜老师以云南罗平县为切入点,带大家认识中国另一个少数民族文化:布依族文化。
杜老师先介绍了作为布依族文化代表地的罗平县。罗平县地处云南,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有着秀美的自然风光。杜老师为大家播放了一则《走罗平》视频,让大家在歌声中了解罗平县。
在视频观赏结束之后,杜老师介绍了罗平县的几个著名景点。其中有与东海龙王传说有关的九龙瀑布,这里也是电视剧《斗破苍穹》的取景地。还有处于三省交界处的多依河、鲁布革小三峡、螺蛳田。
在对罗平县进行了基本介绍之后,杜老师展开了第二部分的讲解:对罗平县布依族的介绍。杜老师的介绍主要从布依族服饰、饮食、节日、建筑四个方面进行。先介绍的是布依族服饰,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平时穿着的服饰,第二种是布依族婚服。
布依族的饮食和节日也是杜老师着重介绍的部分。布依族饮食中有五色糯米饭,五种颜色分别有着不同的寓意。五种不同的寓意也体现出了布依族人民独特的人生态度。布依族的节日也充满了乐观精神。三月三是布依族的新年,人民在这一天会进行泼水、对歌等活动来庆祝新年。接下来,杜老师以图片的形式给大家展示了布依族传统建筑。
杜老师的展示声情并茂,让学生不仅能够以视频的方式观赏罗平县秀美独特的自然风光,而且也了解到罗平县布依族人民的生活的常态。在一系列介绍后,学生被中国广博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吸引了,对中国的社会生活产了更大的兴趣。
活动进行到了第四个环节:在线问答。有同学提问:是否全中国都有瑶族的分布呢?兰老师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并进行了解释。还有同学提问:中国民族众多,如何做到互相包容?兰老师结合自身经历,回答:中国各族人民相处时互相尊重对方的习俗,作为少数民族中的一员,自己很受照顾。
这次活动成功的让来自海内外的参加者了解到中国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与现状,也体会到了中国包容开放的环境,特别是让印尼学生产生了更多了解中国文化的兴趣。虽然疫情将中国老师与海外学生分隔两地,师生间无法面对面进行文化交流,但是玛琅孔院却借助一方小小的屏幕,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传送到了大洋彼岸。疫情虽残酷无情,但汉语与热爱汉文化的心却有情。也正是这一份情,化作强大的力量,将大家连结在一起。
活动最后,参加活动人员合影。此次活动虽已结束,但情谊却没有结束,系列讲座更没有结束。下一期的主题为“建筑”,期待下一次再与大家相聚。
图:玛琅孔院 新闻组
文:玛琅孔院 兰燕华
审核:廖桂蓉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