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的提出意味着新一轮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化浪潮的来临。”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师杨莉莎认为,中国的“双碳”承诺意味着中国将全面进入“低碳时代”。为此,她从博士期间开始研究碳减排的问题,并于2019年在《经济研究》与朱俊鹏、贾智杰两位老师共同发表了论文《中国碳减排实现的影响因素和当前挑战:基于技术进步的视角》,该成果获评今年1月份公布的福建省第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中国实现碳减排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什么,实现了多少减排?真正由技术进步实现的减排有多少?现阶段中国实现碳减排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哪些?杨莉莎在她的论文中给出了解答:将能源强度变化的综合分解框架拓展到碳强度变化的分解研究中,并将分解结果扩展到区域和产业层面,从更细致的维度考察不同驱动因素引致的二氧化碳强度的变化,并据此计算出不同驱动因素带来的理论减排效果。更进一步地,为了讨论技术进步对中国二氧化碳减排的作用效果,杨莉莎还从反弹效应的视角出发,构建了内涵一致的宏观层面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反弹效应的研究框架,通过测算中国宏观层面30个省市,三大产业中技术进步引致的二氧化碳排放的反弹效应值,分区域、分产业探讨中国二氧化碳减排的真实效果。
杨莉莎认为,中国减排主要依靠技术进步,但存在一定局限,且现阶段通过效率提升和能源结构调整促进二氧化碳减排的作用并未体现。因此,她建议利用碳交易市场等低碳政策提升能源市场整体效率,同时利用政策所得收入补贴新能源的发展,以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此外,东部高耗能和高排放产业逐步向西部的转移使得西部减排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她也建议应该有针对性地分别支持东部地区低碳基础技术研发和中西部地区的低碳应用技术研发,提高低碳技术的溢出效应。
“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国家‘碳中和’的形势是更为严峻的。”杨莉莎认为,从人均碳排放的角度看,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已经达到峰值,现在都在下降的进程中,而中国的人均碳排放在2010年之后进入平台期,下降的趋势尚未明确。因此,对中国而言,实现“碳中和”是一项综合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做好规划,全盘考虑。
而作为部属高校,杨莉莎表示,华大也应当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融入到“碳中和”的进程中,多做一些相关的研究和部署,才不至于在“碳中和”的进程中处于被动的位置。一方面,可以在未来的建设和发展中更多地融入“碳中和”的思想,提前以“碳中和”的要求和思路规划未来的学校和学科建设,另一方面,学校应当发挥自身的教育教学功用,引导学生提前建立“碳中和”的思维。
“能得到这个奖对我而言是喜出望外的”。杨莉莎介绍,这篇文章从提出想法到最终呈现出来经历了较长的周期,期间,导师林伯强教授给了大量指导和帮助,两位合作者在文章结构梳理、模型构建和最终修改方面也大量参与了研究工作,学院的领导和社科处老师还在填写申报书的过程给与很多建议。“所以能得到这个奖首先得感谢他们,这个奖是大家智慧的结晶。”
未来几十年,“碳中和”将会是社会发展的主题,也将会带来社会的深刻变革。杨莉莎说:“这个领域的还有很多问题等待我们去发现和探索,因此我应该也会继续在这个领域深耕,希望能和国家、社会共同成长。”
中国华侨大学驻印尼代表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