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微信进入人们的生活,发微信、看微信、玩微信,似乎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一环,这其中的内容包含有“点赞”和“评论”。
“点赞”可谓随手而为的事情,通常情况下,“点赞”送的是开心,收的是欢喜。看了一则微信点不点赞,这与一个人的个性及当时的心境有关。有感觉了,高兴了,可以动一下手指,麻木着或心烦着,或许根本就没有过是否要点赞的念头。
有人发微信,就当是在“结绳”记事;更多的发微信人,都有一种潜在的分享愿望,特别是一篇好的文字、一张或数张好的图片、一段有意味的视频,总期望有更多的圈中人可以读到,可以看到。当然,如果读到看到的人点个赞,写两句美评什么的,那自是让分享者愉悦的事情。
大多数点赞是一种真诚的关注,具有正能量效应。也有一些点赞是盲目的,这种盲目,体现在不该点赞时点了赞。比如,某地一高考状元车祸身亡。这则微信发出后,竟有数千人在网上点赞。这种点赞说轻淡一点是盲目,说透彻一点是人性中最劣根的那一部分在作祟,是冷漠冷血的体现,是失去了悲悯之心,没有了人生道义。
类似的情形并不见少:比如“生病住院”被点赞,“丢了钱包”被点赞;“情绪低落”被点赞……这样无原则甚至不道德的“点赞”,是了无节操可言的。
如果打着公众微信平台的幌子,将点赞用于商业营销,凑人气,这种纯粹属于商家的游戏就另当别论了。
有效评论更不可强求。有人话唠,有人寡言;有人思维活跃,有人思路阻塞。对一则微信有心评论的人,得花时间去思考,去斟酌,怎样谴词造句才最恰当、最妥贴。这样的评论,往往可以让发微信者通过对方简短的文字感受那份缘于心灵的真诚。
有的放矢的微信评论绝不是为了应付,完全出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关注关切。它可以是祝福,可以是赞赏,可以是激励,可以是感叹,可以是开解,可以是演绎……总之,它一定是带着另一个人的情感温度,闪现在手机屏幕上的。
不忘真心为你点赞的人,可以让你拥有存在感,认同感,甚至获得感;而坚持认真给你评论的人,最终,会成为照亮你生命的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