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对读书与看书有不同的看法,“看者如攻城拓地,读者如守土防溢”,两者显然不同。曾国藩又说:读书强记没有意义,一时记不得,丢了十天八天再读,自然易记,此乃经验之谈。这种经验对于我们也是有好处的,我们读小学时就是读书,就是用脑去读,去背记,一个字一个字去记,一句话一句话去学,自然会说会写。林语堂说:今日中小学教育全然违背此读书心理学原理,一不分读书与看书,二叫人强记。故让学生手忙脚乱,浪费精神。小学国语固然应该读,文字读音用法,弄得清清楚楚,不容含糊了事。读初中地理常识等等,常常令人记所不当记,记所不必记,真真罪恶。例如,镇江名胜有金山、焦山、北固山,这是常识。应该说说,记得固然好,不记得也无妨,以后听别人谈起,或亲游其地,自然会记得,试问今日有多少学界中人,不知镇江有北固山,何苦独苛求于三尺童子。学生既未见到金山,勉强硬记,也不知所言为何物,只知念三个名词而已。扬州有瘦西湖、有平山堂,平山堂之东有万松林,瘦西湖又有五亭桥、小金山、二十四桥旧址,这又是常识,也应该说说,也不必强记。
看书就不同,例如学生看课外读物,一分钟可看几页,这就是看书,大慨知道内容就行了。我在读大学学医时,自己读书,读到心中去才会应用。会读书的人,不是天才,而靠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