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了工业管理科大学
管理內容包括產品製造、人員組織、製造程序、工資制度、成本控制與品質管制等。
无可避免的变革挑战
管理成本控制,务必解决过剩半成品!解决过剩半成品,则必须进行人員組織变革。
我们厂里的每一种样品,总有6个程序,由6个职工一组完成,最后交给包装部门。这种方法,应该不会有半成品。这是我的月计划。
第一天上工,我召集职工们,说出我的月计划,消除半成品。
顿时引起大家议论哗然,她们异口同声说,我的计划不切实际,是不可能办得到的事。她们还说“我们在你厂工作三十多年了,就用这种方法,你想变革将会导致工厂停工!理由是:每组成员,工作速度不相同,有的快,有点慢;有的每天上班,有的不能;工作时间长短不一,有的工作10小时,有的只能6小时,造成部分部位工作堆积,积少成多。”
她们说的每句话都是真实,有道理,它给予我思考的参考资料。我的目标明确,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但我必须谨慎对策。
我的第一个步骤,找集几位关键职工谈话,了解每个人的专长与工作量;了解她们工作以外的家事,有的每一季需要帮忙种田、收割;有的每隔5天需要去村庄市场卖货等,则有的不能每天上班。
了解了以后,我的下一步策略是,一些职工在必要时一定要被变动职务,当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她们不习惯更换职务,做不擅长的职务将导致减低工作量,降低她们的日收入,我可以补贴;二,私心杂念,她们不喜欢他组成员的加入,唯恐新插入的成员会导致她们失业,他组成员也懒得被调动,怕被误为抢夺别人的饭碗等,我作了两方的桥梁,反复解释,我更换职务是与失业无关,并强调,我必须这么做,这是工作顺利进行的渠道,你们必须遵守。
有一,二位职工工作优越,自以为自己没人能替代她们,也没人敢于替代她们的职务,她们经常为所欲为,一不顺心就罢工,一罢工,工作程序被搞乱了。最初我会忍耐作一些退让,我不能“一上台”,厂子就出乱子。可能她们以为我管不了她,只能依她。
那天,她又突然几天不上工,工头的解释,令我发火无法忍受,决心让她走,她以各种理由屡次“罢工”,我不耐烦了!带着一棵疲惫的心回到家,睡了一会儿。睡醒再三思……其实这是破局的绝好机会,让思维转个弯吧,我就私自与她通话,亲自倾听她说出理由,说通了我会理解并接受她的理由,问题虽然在互利的条件下解决了,她也复工了,但她动不动罢工令我气氛。我决定通知广告部,在我厂门贴上招工告示,预防万一。
经2个月的苦战,两个月没有剪布,10月份,可以让我轻松了,一半的半成品做成货品了。工厂有空间了,我马上安排把留在旧厂的几百匹布料和剪布长桌子搬过来。我们还需继续努力,旧厂里的两大货库产品还未搬过来。
11月初,我在后方的左右墙两边,搭建十几架货品架子,预备把旧厂产品全部搬过来。11月底,我十几年来未能实现的理想实现了:半成品没有了!我的努力与坚持终于带来了成果,成就感油然而生。
货架也搭建了,新旧产品上架了。搬迁任务基本圆满完成!
意外收获:招工告示的极大吸引力,它引来了成百上千求职微信的大量涌来,这个时候我正需要增加不少人手,我也招收了2位优秀人才。疫情期间,很多工厂倒闭,不少人需要工作。拥有了稳定工作的员工们,应该珍惜,应该感恩。这对职工们是很好的反教材,她们不敢再胡作非为了,愿意遵守规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