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初选择学习华文是因为想当中医,因为小时候在电视剧里看到中医可以到处去办义诊,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多么伟大啊!但后来因家庭经济条件所限就没有往中医方向发展了。有一天,我听到佛堂老师讲解孔子的事迹时介绍了孔子的为人,以及《礼运大同篇》里所说的孔子的志向:“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是多么伟大的志向,我对孔子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也因此给了我一个启发,那就是往后我要以这句话为座右铭,为目标及志向,继续至圣先师的遗愿。
2006年3月,当我决定从事华文教育工作时,我就向父亲提出要在家里开华文补习班。父亲马上给我订做六张桌子。不过后来没开成,因为我还有更好的机会,就是有幸能够遇到贵人指点及安排,实现了我梦寐以求的梦想———到中国读书。
我在广州幼儿师范学校学习了一年,2007年7月,我回到坤甸就正式进入华文教育的队伍中了。两年后,我突然遭遇交通事故,只好跟补习班领导要求留职停薪,允许我到台湾治疗我撞车后留下来的后遗症,因为我在台湾有姐姐可以寄宿依靠。虽然身体有病,但很幸运在那边找到了一份比较轻松的工作,当了三年的双语人员(中印尼文翻译)。
2013年我又回到了坤甸原来的补习班教华文,并且开始参与管理补习班的工作。我很喜欢教华文,因为除了教学相长,我特别喜欢的是,可以跟同学们分享汉字及中国文化中蕴含着的先人智慧和美德。而且若能与儒家思想结合,我们在教学中不只教华文,还可以教学生道德及文化这些宝贵的遗产。
在印尼,华文教育已经中断了32年,青黄不接时,让我感到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一种力量支持我,鼓励我,让我感到教华文是一个神圣的使命,把华文和中华文化传承下去,让千千万万的人能够认识和理解,并且可以把中华民族的美德落实到生活中,这不仅是一个教学工作,而是要更进一步,就是要热爱华文教育,就像孔子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忙在其中也乐在其中。
我每次走进课堂,学生敬礼后,我的第一句话是:“同学们,我们先齐读:《弟子规》”。大家齐读后,那种学习气氛马上提升了,让大家特别有精神,也许是古人的气息吧!一直就这样,每次上课就齐读《弟子规》十分钟。有一天,突然有个学生问我其意。后来,我想到了一个好主意,每次教学前,除了齐读还要讲解一句内容的意思。不解释不打紧,一解释,我突然悟出了“教学相长”真正的意义。我的领悟是,我们不能只单纯的因为要教学生,所以老师必须先学习、先充实自己的知识点,认为这样老师就是跟学生一起成长。其实更深一层意义是,如果我希望学生能够实行美德比如“孝顺”,那我应该先告诉自己,要当学生的老师,必须先以身作则,这样才能己立立人、己达达人,那才是真正的教学相长。
虽然印尼的华文教育已经中断了三十多年,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是经得起考验的。终于从1998年开始,渐渐开放了,但当初要让华文教育复苏,是仰赖着年长的老教师和热爱中华文化的华夏子弟,才渐渐走出困境的。后来中国政府大力支持,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学习华文,不少人也因此得到了去中国读大学、读研究生、甚至读博士的机会,何其幸运啊!真是碰上了一个黄金时代。不过回到现实,不少当初热爱教华文的同学及同行改行了,去当翻译或其他薪资比较高的工作。不过这也不能全怪他们,因为解决温饱、照顾家庭还是最重要的。
说实话,在我脑海里也曾经出现这个念头,是不是要改行了?因为当翻译比教书的薪资高两倍以上。后来翻开我在2011年曾经写给自己的一封信。信中是这样写的:“孔夫子当时怀才不遇,还遇到了种种困难,可以说一生坎坷,筚路蓝缕,但从不改变其志。两千多年后,上天不负苦心人,儒家学说应运而复兴,从中国到世界各地都在推广儒家思想,成立了许多孔子学院,兴起了学习《四书五经》的趋势,各地都在请夫子出来“讲学”。晶嫣现在在台湾做的工作,虽然跟印尼比是高薪的,但这是暂时的,不能改变初心——当华文教师。”
就是这封信鼓励着我,让我能够坚持下来。因此我从2006年开始教华文,至今还是一样从事华文教学,只不过中间中断了五年,因为出国留学及治病兼工作。新冠疫情前,我除了在坤甸希望补习班工作之外,到了周末,就会到乡下义务教华文,虽然没有薪资,但可以到各地乡下去介绍华文,去跟山村里的小孩们分享德育故事里面的内容,那种快乐是用多少金钱也买不到的,这样我就很满足了。
小小的我,虽然不能把很多的华文知识传授给他们,但我很开心能在穷乡僻壤听到朗朗读书声,至少我也可以先让孩子们知道,将来他们有中文这个专业可以选择,而且不用到外岛就读,在坤甸就有两所收费不高、质量很好的华文学校。若没有高中文凭的可以到西加华文教育协调机构中文培训班,若已高中毕业的就可以到共同希望语言学院就读汉语系本科。这六年来,我曾经到过的乡下有:得洛巴当(Teluk Batang)两年,山莱(Sandai)两年,还有农场(Terentang)两年。
我去过七次中国,除了读书和参加培训,有时是陪亲友去治病。每次我都会趁机到各地景点参观,每个地区都会有瞻仰英雄伟人事迹的机会。例如武汉黄鹤楼里的岳武穆铜像、长沙橘子洲头的毛泽东塑像、广州中山纪念馆等等。因为胸怀救国救民的志愿,他们见义勇为,舍身成仁,所以流芳千古,美名远扬。
渐渐地,我也悟出了一个道理,其实人的一生不在于长短,而是在于有多深多宽多广。我们当然不能跟圣人伟人英雄比,但是我相信自己可以学习他们的精神,通过教华文传播中华文化,尽微薄之力,以奉献自己所能来成就他人,作为我这一生的目标。
总的来说,我生在印尼这个时代,当华文教育在印尼快要消亡的紧要时刻,我有机会被列入到华文教育的队伍里,多么荣幸啊!在华文教育的道路上,除了让自己和学生获得知识,我还希望能够跟学生一起成长。除了告诉学生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此八项美德,还要自我鞭策,以身作则,才能真正传播给学生及周围的人优秀的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