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阳光灿烂,在家中困了多时的校友们,早早在华侨新村牌坊前集合。上车后大家互相问候叙旧,整个车厢热闹起来,不知是谁唱起熟悉的印尼歌曲,车厢内充满了歌声,一路阳光一车歌声!
12点多到达英德华侨茶场,黄慧兰会长和两位副会长已在旅店门口迎候我们,大家像见到久别的亲人一样握手、问候、叙谈。办理完入住手续后,黄慧兰带我们品尝英德特色的午餐,大快朵颐!
下午2点的座谈会上,大家互相介绍了彼此的情况。1957年,党和国家为了接待来自马来西亚等地的归国难侨,建立了英德华侨茶场。1960年接待了大批的印尼难侨,陆陆续续还接待了泰国、印度、缅甸的难侨,1967年安置了大批的印尼亚齐难侨,1976年又安置了大批越南难侨,最高峰时安置了近万名归国难侨。据侨友们说,刚来到农场对艰苦的耕作劳动和清贫的生活条件很不习惯,但他们咬紧牙关,凭着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精神,坚持了下来。他们说,在国外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虽然好一点,但整天提心吊胆,生活不安心,在这里工作和生活艰苦一些,但生活稳定,人心安定,所以他们都选择留下来。2000年改制,从中侨委管理下放给英德市管理。改制后他们和当地居民一样享有同等的权利和福利,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他们的后代多数成为国家和社会建设的有用人才。英德茶场的文娱队伍很出色,经常在国内各地及港澳、印尼等地演出,获得热烈欢迎。
在座谈会上,归侨们拿出Lemper、Lapis、千层糕等印尼点心,让我们品尝,大家都十分喜欢这些印尼特色美食。主人说这些印尼糕点可以预订和寄去广州家中,于是大家纷纷订购!
晚上的联欢会,农场侨友们为我们演出了印尼伞舞等舞蹈,我们则由涂月亮指挥演出了小组唱中中校歌和印尼歌Surabaya,歌声嘹亮充满激情,还有涂月亮的独舞、独唱,萧维康的夕阳红独唱和诗朗诵,89岁高龄的廖荣扬校友很高兴地为大家高歌一曲,用印尼语演唱了中国歌曲,获得大家的热烈掌声。
第二天早餐后,大家一起逛农贸集市,集市的规模很大,鸡肉、猪肉、蔬菜、水果等既新鲜又便宜,满足了购物热情的大姐们,经过精挑细选后,大家拎着大包小包,满载而归。
午餐吃的是农场归侨亲自制作的Nasi kuning,味道很正宗。饭后我们依依不舍地与黄慧兰等三位会长及归侨们道别,相约下次再见!此次英德之行,我们收获了满满的侨友亲情,同学们欢乐的友情和印尼美食、欢乐的印尼舞蹈和歌声!
潘顺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