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5日,历经8年的谈判,包含东盟10国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15国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RCEP将于2022年1月1日开始生效。RCEP的签署和生效是东亚的一件重大事件,具有重大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RCEP为何如此重要?首先在于其规模。RCEP是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区域人口近23亿,经济总量达26万亿美元,出口总额达5.2万亿美元,均占全球总量约30%。如此庞大体积的自由贸易区,其形成和发展势必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其次,RCEP成员结构多元化,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不一,制度不同,各成员国能够超越了文明形态、宗教信仰、意识形态等诸多差异,经过艰苦谈判,终于达成互利多赢共识,实属不易,是东亚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成果。
眼下全球疫情尚未完全受控,全球面临供应链阻断和物流成本高企的难题。市场供给失衡使得全球经济复苏失去后续动力;全球疫情的不确定风险,可能令全球供应链继续梗阻。多重不确定性因素叠加影响下,全球市场需要多边主义努力。而在世界范围内逆全球化尚未逆转,又出现地缘政治小圈子的“伪多边主义”,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体现真正多边主义的RCEP生效,确实给区域各国和全球经济都带来了好愿景。RCEP为真正的全球化和互利多赢的多边主义树立了标杆。
RCEP协议生效后,将为东亚区域一体化进程注入新动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助力;将极大增加地区经贸政策的稳定性,优化投资环境,提振生产和消费信心,扩大东亚经济圈的影响力,对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稳定全球经济具有标志性意义。据估计,到2025年,RCEP将给15个成员国带来10%以上的出口增长。到2030年,RCEP成员国国民收入合计将增长1860亿美元,年出口总额预计额外增长5190亿美元。RCEP的生效意味着东盟能够与中日韩等国合作形成一个新的局面,提升东亚经济圈的影响力,与北美和欧洲经济圈呈“三足鼎立之势”。
协定生效将推动中国与东盟的合作进一步发展。中国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对东盟中心地位的坚定支持。疫情暴发后,中国与东盟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双方贸易保持强劲增长,双向投资蓬勃发展。协定生效,将推动中国与东盟经济融合进一步深化,互利共赢将不断结出硕果。根据协定,中国将在加入世贸组织承诺开放100个服务部门的基础上,新增开放22个服务部门。中国是RCEP最大的经济体和货物贸易体,东盟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8.33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7%。其中,出口15.55万亿元,增长22.7%;进口12.78万亿元,增长22.6%。中国外贸进出口已连续5个季度实现同比正增长。后疫情时代的供应链紧张中,中国成为推动全球贸易的关键引擎。中国的加入不仅为RCEP注入了活力和动能,也为东盟提供更多发展机遇。
RCEP为区域金融业发展将带来了广阔的空间,给金融机构提供更高水平服务带来了新的动能。RCEP将推动贸易新业态发展。数字贸易已经成为全球贸易主要驱动力,数字技术和国际贸易融合不断深化。RCEP的成立将推动商业银行快速发展跨境电商等新业态,为市场提供高效的跨境结算、融资、汇兑等金融服务。中国加入RCEP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RCEP自贸优势将吸引各类生产企业在成员国和周边的跨境贸易投资中广泛使用人民币,更好分享中国扩大开放的红利。
2022年是全球经济复苏的关键期,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疫情滋扰、供应链梗阻、能源芯片供应不足等等,均难以缓解。RCEP不仅是解决现实难题的良药,也为区域各国和全球经济增长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RCEP再次反映了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开放合作的时代大势。世人期待东亚各国以RCEP生效为契机,深化区域经济合作,携手促进疫后地区经济复苏和繁荣,惠及地区国家和人民,为构建东亚共同体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禾木
2021年1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