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梁慧玲,今年19岁,在广西华侨学校读高中。从小我就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于是南海漳漳华三语国民学校推荐我去中国留学,回来后在南海漳为社会作出貢献。即将毕业的我,正迈向大学的殿堂,意味着我将迎来新生活,这象征着新的挑战。俗话说得好,“预则立,不预则废”。为此,我结合自身情况,制定了一份合理的学习计划,来助我顺利实现中国的大学梦。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提升自我学科文化水平
学习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大学学习的奠基石,也是以后走上社会的基本要求。作为一个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只有专业知识过硬,才能成为别人知识的桥梁。
二、培养良好的习惯
1、保持高中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大学期间不能懒惰,继续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通过笔记、练习来巩固课堂知识。遇到问题时,也要做到先思考再询问。
2、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能因为学习、懒惰等借口,不去锻炼,我计划大学期间保持每周两次的运动量,这样能使我在学习与生活上走得更远、更快、更好。
三、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1、积极参与社团与班级活动,在活动中积累经验。我会申请加入辩论队和乐器社团,因为辩论队可以提高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利于今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发展;乐器社团可以加大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有一技之长,为以后就业助力。社团与班级活动不仅有利于我学习到日常不经常接触到的技能,还有利于扩大我的交际圈,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参与一些比赛、兼职等有利于培养提升经验的活动,在竞争中积累经验。比赛中遇强则强,刺激好胜心,从而提升能力;计划大三参加兼职或实习,半融入社会,丰富自己的人生简历,作好进入社会和就业的准备。
我下定决心选择当老师的原因是因为老师是我长期以来的梦想。高中时我就决定要像我班主任有责任感和耐心。我想跟她一样可以帮其他人认识到更多的知识。当了老师后,不仅会教他们更多的知识而且还会领略和体会更多道理。有人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还说当了老师很累,我却觉得当了老师每个日子将是有意义的日子。最后,当了老师后责任则远远比上大学的时候大。但是正如孔子所说的话“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我知道会有很多困难但还想争取,做老师很难的那些话都是别人说的。我决定要能为追求我的梦想与理想而努力。希望以后能为印尼与中国的友好关系作出貢献,这样才不辜負南海漳三語学校对我的期望。
1–2-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