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三宝垄 菜市风光 1
父亲喜欢食粥,每逢星期日的午餐,我几乎都特别为父亲煮一碗粥。
今天是星期日,父亲没有上工。我比平日起得更早,像往常一样做好每天早上例行工作,烧水煮茶做咖啡,把地板扫清洁,就动身到新街菜市场去,时或买点猪排,猪骨,时或买个鱼头,水豆腐,以及其他必要的烹饪调料。
父亲虽然是个木匠,但在吃的方面却以能适合自己口味时才感满意。
表妹知道我要上街买菜,她叫我等一会儿,她说要跟我同去。她匆匆梳洗好,就提起菜篮,我俩手牵手走出弄巷 ,沿路走往新街菜市场。
从我家里到新街菜市,约走十分钟,经过柏多窿岸Petolongan又狭又窄的路,如果天刚微亮一个人经过该处,颇有阴森森,大有毛骨悚然之感,缘因这一带地区,以前是乱坟杂墓之地,所以尽头一幢老屋的一堵墙上嵌着刻有“南摩阿弥陀佛吉祥”和“泰山石敢当”两块石碑意为镇邪,黑底红字,年年刷新(现在只剩一块,刻有泰山石敢当的没有了)。
我们走完北高然街,走近桥头时,表妹扯一扯我,指着右边的一条横路说,昨天就随母亲进这条横路里一个大寺庙进香,我笑笑说:“那是大觉寺,这条街叫辣椒街”。“哦辣椒街?”她听了颇感兴趣。当她看到河边两档刚生火热油的身材魁梧的大叔,双手把揉搓好的一团团面粉团揉压扁后,有的割成四方形,有的割成长条的,接着将割成四方形的一块一块的往白沙糖里一粘,就放进滚热的一大锅油,煎熟成一块一块浮在油面比拳头还大,又甜又香的甜食bolang baling(姑且译成煎甜馒头),长条形的先用竹筷在中间略压一下再往锅里放,不一会也煎浮成一条一条的油炸桧。表妹看的入神,久久不想走开。
我上前买个甜馒头,与表妹分了,两个人边走边啃着甜馒头,不知不觉间走到了新街菜市场。
新街菜市场是三宝垄唐人区里的传统市场,是一条只够一辆车子通过的小街道,也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百多年来,原居这条街的住户人家,几乎都把住家屋改作成住家与店铺两用做生意,有卖国货,卖杂粮,罐头食品,肉类,鱼虾类,以及其他日常用品,形成了唐人街里 “唐人的巴剎”。
年复一年,从唐人街以外来到这里摆摊子做买卖的商贩,每天有增无减,百多年来,到这条新街的大小商贩越聚越多,他们在夹窄的小街两边摆起摊子,几乎占了满街,只留下仅能供一人挤着走的空隙.
天一亮,从四处前来的大小商贩开始在小路两边摆放起摊位,用三轮车或小卡车从市集或乡间把鱼、虾、鸡、牛肉、猪肉、蔬菜瓜果以及其他杂粮日用品运到这里来售卖。顿时间杀鸡声,剁肉声,叫卖声,背着货物的苦力“让路,让路”的高喊声,交织成一 阙“菜市交响曲”.
我与表妹先从街头走到街尾,然后再由街尾慢慢走回街头,与买菜的小姐太太,贩夫走卒杂在一起挤着走,一边找寻我们要买的材料。最后我们买了一些猪排,猪骨,一只鱼头,两块水豆腐,还有一些佐料。
我们循原路回家,早上空着肚子上街买菜,实在有些饿了,在走过辣椒街的时侯,我不声不响地把表妹拉入辣椒街内,在一家叫“湘记”***的面食馆里叫了一碗云吞面,一碗豆腐角鱼丸汤, 两个人慢慢地吃,细细的品味,看她吃的津津有味,我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
“湘记”是三宝垄辣椒街五十年代一家很出名的面食店,所做云吞以细腻滑口,豆腐硬里带脆,鱼丸圆实,弹而不韧而出名。是广东人谭罩湘老先生所开,是以“湘记”做招牌。后来政府严禁华文,他的后人就把招牌换成 Singapore,改革开放后就回用Siang kie做招牌,做的还算可口,但与其先人相比,无论烹饪或制作手艺,着实不可同日而语。(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