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送走充满动荡与恐慌的2020疫情年,在迎接寄托着希望,期盼重回安定过正常生活的2021年刚步入三天,我们敬爱的恩师符福金老师,却突然离世,我们为此茫然又遗憾,怎么在这种情况下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我们无法为他进行吊唁、送殡仪式。只能默哀悼念,追忆往年与他老人家的师生情怀,以及昔日他在华文教育上的引领教导。
平凡真诚 毫无架子
学习时期所见到的符老师总是满面微笑、乐观进取,对学生和爱亲近。谈话中总是传授着阳光精神,期望学生们个个成为中华文化教育的继承人,接好他一生高举的印尼华文教育事业的旗帜。
记得华师、师专第一次召开的聚会上,那是离校三十多年以后,第一次的聚会重逢。自由活动时,爱静不活跃的我,单独倚台眺望同学们的欣喜场面,符老师从较远的对面走过来打招呼,问起别后的情況。我心底一时惊慌,怎么不是学生上去给老师招呼问候,却是堂堂的校长走过来呢!难得他老人家还记起几十年未曾碰面的学生,通常是学生认得老师,老师却不一定记得每个学生。这使我满心羞愧。
某年东爪哇华教统筹机构召集保送生,我带领六位在茉华执教的保送生前去赴会。符老师见了便兴奋地说:“你也带着你的小喽罗过来了!”老人家的一声平凡的玩笑,温暖了我们每个人的心。符老师始終就是这样平易近人,不带架子的领导者。
担当负责 执着守望
2003年符老师领导的东爪哇华文教育统筹机构召开会议,号召已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先行创办三语学校。茉莉芬于2004年创办了唱游班、幼儿园,引起了符老师的注意及关心,便经常打来电话了解情況,还时常亲临指导,激发起我们的干劲!他一再叮咛并鼓励说,你们处境特殊,是个小城市,既没有丰厚的财经,又没有充分的教育人才,你们的成败将影响着整个印尼三语学校的创办。因此你们只须成功,不能失败。天助有心人,得道者多助,我们的创校事业,终于在符老师以及东爪哇华文教育统筹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并得到华社及茉莉芬原华校校友的协助,我们不负众意于2004年7月19日成功正式开课。
我校的中国老师,除了初期的三位是自己从中国聘请来的,接下来的都是通过符老师领导的统筹机构策划,由符老师亲赴中国视察选拔。过后再把所录制的视频,带来茉莉芬给我们播放认选。这种不辞劳苦,甘为教育界到处奔走的精神,给了我们树起榜样。
符老师经常跟我电话联系,尤其每年新学期刚开学不久,必定打来电话,了解学校的发展情況,问起有没有聘得中国志愿教师,等等实际问题。如此关怀备至,甚为执着担当。
鞠躬尽瘁 牢记使命
2006年茉华开始兴建教学楼,有一天符老师来访视察,由我驾车接送。当然也去工地察看,因为刚开始建地基,一大片工地上,满地坑坑洼洼,一桩桩铁条梱柱林立四方,其它就没什么看点。只要知道了校址,以及地理环境也就罢了。回程途中符老师说,我年事已高,只能看到整个三语学校的创办架设,也就安心了。以后的华教事业,就得靠你们来继承了。我猛然深思,的确我们这一辈人逐渐老去,下一辈接棒的人,条件却还未成熟,我们担负的华教事业发展,的确任重而道远。渊博的中华文化根基,早已融入每个中华民族的细胞里。在每个独特的时代里,总会出現能独当一面的杰出人才,就这么一代传一代永无止境。正如几年后整栋教学楼建设完成后的启用仪式上,符老师致词中的一段话:“到目前我们办校,我总结起来就是‘承前启后’”“ 楼上(展览)图片有一些好像谢公远老师、叶明德老师,曾经是我的老师,是我的老一代。其中也有我的同事,是和我同一辈的。现在从事华文教育的也有我的学生,包括他在内,他也教了学生。华文教育到现在已经好几代人了,可以说是承前启后。这个事业还要继续下去,还要继往开来,把它发展起来,大家就应该有很大的包容,求同存异,大家要团结,同心同德,要把这个事业继续办下去!”符老师的嘱咐,为我们承接华文教育事业这幅旗帜予以精神力量。永别了敬爱的符福金老师,印尼的三语学校是您毕生奋斗之业绩的活丰碑,愿您一路走好。
田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