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出现的新冠疫情给我国社会各阶层带来巨大的影响。除了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新冠疫情流行也造成我国经济滑落。2020年第三季我国经济进入衰退状况。
从政治经济角度来看,国民经济的滑落对一个国家会带来负面影响;反过来,政治状况也将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复苏的前景。所以,探讨新冠疫情对经济衰退如何影响我国的政治状况以及经济复苏如何影响我国的政治状态,都是必要的。
根据现有的数据,新冠疫情带来的经济衰退状况,确实使一些国家的民主质量下降。中立观察世界整体民主行为的“多种民主”(V-Dem)机构指出,新冠疫情对民主业绩有较大的影响。一些旧式民主的国家,比如印度和菲律宾,开始滑到威权主义方向。
然而,我国的民主状况仍然相当稳定。在努力克服新冠疫情和经济衰退的繁重任务,我国政府和社会还能够保持民主基本元素和相对自由的新闻报道。
赛弗尔•穆查尼研究所(SMRC)在新冠疫情期间(2020年3月份至12月份),搜集到的民意调查数据,确认了这一点。
简言之,我国的政治数据显示出民众的乐观主义。直到2020年底,没有看到真正能威胁到政府的政治合法性和治安状况急速下降的政治风险。相对良好的政治稳定给予政府和社会加速2021年国民经济复苏的机遇。
民众对经济状况的政治情绪
目前我国的经济衰退状况与1998年危机不同。在1998年,危机是来自国外经济操作者,受影响最严重的是拥有外国债务的大企业,而小微型企业相对的更稳定,甚至微型企业经营者成为国民经济防御力的主要支撑力量。
然而,目前受到严重影响的恰恰是中小微型企业经营者。这是由于国内实行大规模社会限制,使大部分的经济活动停滞。
停滞经济活动造成社会经济状况急速下降。这反映在公众对掉入深渊的家庭经济和国民经济状况的评价。甚至,公众对目前国民经济状况的负面评价是改革以来最严重的。
约有79%的公众认为,2020年的国民经济状况比2019年更坏。这个对国民经济的负面评价比新冠疫情初期评价的92%更低(2020年5月12日–16日),但是评价还算相当高。
然而,经济状况虽然还是极其严峻,目前一般公众对未来一年的国民经济还是乐观。一般民众对未来我国的经济状态的好转抱有相当高的期望。
2020年12月底进行的民调指出,更多的民众(53%)认为2021年国民经济会更好或远为更好,而认为情况会更坏或远为更坏的只有15%。公众的乐观情绪较七个月前(2020年5月5日-6日)更高,当时持乐观的民众只有27%。虽然还是负面的,2020年第三季度比第二季度更好,相信在2020年第四季度和2021年会有好转,这与现实基本相符。
复苏的政治资本
2020年相当繁重的经济状况,没有降低民主状况和国内政治气氛。这从一些重要的指示器看出来:首先. 公众对民族和国家方向的情绪。大多数人还是认为民族和国家正处在正确的方向。这是政府非常需要的,是最基本的政治合法性资本。
这方面的评价在2020年10月初曾经下降至45%。这是近10年来最低的。这个下降是由于一些地区因创造就业综合法令获通过而引起示威行动。但是,公众的正面情绪已在2020年12月底逐步恢复过来(65%)。
其次, 对政治和国家安全状况的评价,虽然还出现波动,却是相当正面的。在最近的民调,认为国家政局和国家安全好或非常好的民众约有33%,认为坏或非常坏的有29%,认为中等的有27%。这表示我国的政治状况还是正常运行和不太令人担忧。
另一方面,在治安问题,一般的民众(60%)认为目前国家安全是良好或非常良好。这虽然还有几个地区出现暴力事件,我国大多数民众仍然感到社会是稳定的,不感到社会安全受严重的威胁。
第三,对佐科维总统的业绩满意度相当高。有74%的民众承认对佐科维总统业绩是满意的。对总统克服新冠疫情和经济衰退的认可度是相当高的。甚至75%的民众还相信,佐科维总统将有能力带领我国走出新冠疫情造成的危机。在2020年底,对佐科维总统的满意度和信任度相当高,是2021年政治局势重要资本。有了这个政治资本,总统将取得非常强大的民众支持,以采取和实行有关处理新冠疫情和加速2021年经济复苏的重要举措。
2021年前景
虽然我国民族和国家遭受新冠病毒袭击,但是,一般的民众还是对国家发展的方向持正面的评价,对未来一年的经济状况感到乐观。
我国经济的复苏需要相当稳定的政局。2020年的政治数据指出,我国的民主机制对局势的适应还是相当柔韧的。
它的挑战是在联盟内部的政党如何加强政治关系,使它更好。在经济领域的一些突破措施,比如创造综合就业法令,需要相当稳定的政局作为先决条件。这里政党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政府业绩方面,公众相当乐观。大多数民众对政府业绩感到满意和对政府能够带领我国走出新冠疫情造成的经济危机是有信心的。这是政府能在未来完成自己的使命是重要的政治资本。一般公众还对政府能够克服目前非常严峻的经济问题,寄予极大的期望。
政党力量的对比和公众对国家领导作风的信心,估计还将有所变化。选民态度的变化和行为取向还可能会变化,因为未来大选离现在还很久(2024年)。
作者:赛弗尔•穆查尼调研与咨询研究所(SMRC)研究员Deni Irvani
刊于《印度尼西亚媒体报》2021年1月4日,一方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