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筹划和建设,台山华侨文化博物馆今年8月29日开馆了。作为台山归侨有一睹为快的愿望。11月17日回乡之便,在台山电视大学齐老师带领下,有机会参观了这个规模宏大、馆藏丰富崭新的华侨文化博物馆。
来到馆前,一座现代化的6层华侨文化博物馆矗立在眼前,令人耳目一新。
进入首层, 正面一幅浮雕刻画了12位台山杰出人物:马杏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位国家队排球教练)、杨善深(岭南画派代表人之一)、刘栽甫(民国时期四任台山县长、致力于台山的近代建设)、陈宜禧(新宁铁路创办人)、李凌(著名音乐家、理论家、教育家、新中国音乐奠基人)、黄光锐(曾任广东空军司令)、陈瑞钿(飞虎队队员),前排自左往右:雷洁琼(民进创办人、法学家、人大副委员长)、林基路(革命烈士)、伍连德(公共卫生学家,领导抗击1910年东北鼠疫)、伍舜德(香港企业家、美心集团创办人、慈善家)、黄翠芬(著名医学微生物、免疫和遗传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背景以广海菩提树为中心,向两边散发,象征着台山人走向世界,开枝散叶。右侧的浮雕国内一个台山,突出台山是排球之乡的乡土人情更是全国首批旅游示范区。左边的浮雕是记录台山人漂洋过海、艰苦创业的历史,创造了“海外一个台山”。事实也是如此,只要你走进三藩市唐人街,哪里的唐人男女老少都讲正宗的台山话。
正面的石碑上刻下着三行字:
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
深刻体现了海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
二楼展厅《走向世界》介绍了台山的地理环境、历史沿革、华侨出国原因、移民类型、及对所在国的贡献。台山人出国的原因除熟知的贫穷、自然灾害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本土人和外来的客人之间的争斗,在一段时间内为争夺土地斗得你死我活、鸡犬不宁。在19世纪50-60年代,美国出现淘金热,急需劳动力,大批的台山人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广海,以赊单华工的身份到美国淘金。博物馆通过场景还原及多媒体结合真实还原当年挥泪出洋、天使岛审问、修筑铁路、唐人街节庆等场景,真实直观地向观众展示了台山华侨艰辛出洋到贡献世界的过程。
当年台山人出国在广海港与亲人挥泪告别,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前途茫茫,远隔重洋,不知何时才能再见面。
“唐纳峰隧道”场景
美国横贯大陆铁路是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也是世界上第一条跨洲铁路。这条铁路的西段需要穿过崇山峻岭,花岗岩地带,沙漠地带等,修建任务异常艰巨,华工是修建这段铁路的主力军,并做出了巨大牺牲。广东省侨办沈卫红博士写过一本书《金山上的中国长城—美国铁路华工简史》,对此有过详细的报道。
三层展厅为《家国情怀》。这里介绍了台山华侨参与辛亥革命、抗日救国、发展实业、捐建公益事业的历史,通过馆藏,系统地展现了台山华侨代代传承的爱国爱乡精神。展厅内真实还原新宁铁路宁城车站、传统民居、居庐厅堂等场景,使观众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华侨的生活及他们对台山侨乡的影响,更好地理解台山华侨精神。
在抗日时期数以千计的台山华侨参加了飞虎队,参与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侨博馆馆员叶女士为我们详细介绍了这些华侨飞虎队员的可歌可泣的故事,馆里陈列了这些飞虎队员荣获的勋章和衣物用品。
侨博馆副馆长林女士为我们介绍了台山美国华侨陈宜禧建设新宁铁路的故事。他以“不招洋股,不借洋款,不雇洋工”的原则,经历14年完全凭华人力量建成这条长达133公里的铁路,这条铁路于1920年全线通车,对促进当地的经济起了很大的作用。可惜在抗战时期为阻止日军南进由国民政府下令炸毁。馆里陈列了当年新宁铁路的真实轨道和按1:0.8比例仿造的火车头。新宁铁路是中国第一条自主投资、自主建造、自主运营的商办铁路,它的建成促进了台山的飞速发展,使台山一跃成为全国最为发达的县之一。根据大量历史照片及口述资料还原的宁城车站及其周边环境,配上高度还原的火车头以及新宁铁路使用过的铁轨,让观众仿佛踏上了新宁铁路时光之旅。
在新中国成立后,许多台山华侨更积极投资建设,开办学校、医院。博物馆展出了印尼雅加达归侨黄洁的事迹。
黄洁事迹
黄洁(1911-1966),出生于台山白沙镇垄边村委会茶园村、少年时随父辈到印尼,后来经商,成为当地著名的实业家。抗日战争时期,他当任雅加达华侨商会会长,向华侨募捐了大量资材,支持国内抗战,救济沦陷区灾民。
1951年4月,黄洁和几位爱国华侨组成“华侨工商业回国考察团”,到广州、武汉、北京、天津、青岛、上海等地参观考察,并决定在广州投资和留在广州工作。同年8月12日正式成立“公私合营华侨工业设计公司筹备处”,开展公司全面筹备工作。为了表达爱国之心,黄洁回国的第一件事,就是代表“信记”捐献买飞机大炮4万元,支援抗美援朝。
回国之后,他曾任台山华侨董事会董事长、广东省侨联会主席、广东省华侨投资公司副经理、广东省副省长等职。
“唐人街”场景
唐人街是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窗口,是台山华侨在海外的“家”。早期出洋华侨为相互照应,避免被其他族裔侵害,并保留祖族的传统文化,大多选择聚居在一起,这就形成了唐人街的雏形。后随着出洋华侨的增多,世界各地都有形成别具特色的唐人街。
“传统民居”及居庐场景
《宁阳存牍》中曾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台山有以下描述:宁邑地本瘠苦,风俗素崇俭朴。自同治以来,出洋之人多获资回华。营造屋宇,焕然一新……从“三间两廊”传统民居到西式居庐的变化可以窥见,随着华侨在海外带回先进的思想及技术,台山民众逐渐过上了“半唐半番”的生活。
四、五层:台山城乡规划建设展
《台山城乡规划建设展》着力于展示新时代台山城乡建设的发展成果,展览分为:台山概况、城建历程、发展宏图、镇村建设、产业平台、未来台山六大部分,充分展示台山在规划引领下,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并重、滨海风光与山川田园辉、侨乡风情与现代气息共融的全新台山形象。
参观了台山华侨文化博物馆,心情为之激动,台山华侨有那种勤劳勇敢、不畏艰险、在海外立足创业的精神,有那么浓厚的爱国爱乡的家国情怀,有那么多的杰出人物,我为作为台山人感到骄傲。抚昔追今,物换星移,在人民政府领导下,台山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项建设事业飞快发展,战胜疫情,人民安居乐业,可以告慰海外的侨胞,台山是你们梦想安乐的家。
李伟辉(本文资料取自台山华侨文化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