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矸倘卖无”这首歌是1983年台湾片《搭错车》的电影主题曲。女主角苏芮演唱这首歌,觉得亲切动听,曲子与歌词配得恰如其分,唱起来婉转曲折,由低到高,由近及远,好像要让大街小巷的人们都听得见这声音似的。
那么这句歌词是用闽南话念出来的,这句话的本意是怎样理解的?有的说“酒矸”就是把酒喝干了,“酒矸倘”即喝剩下的一点酒在“流淌”。有的把歌曲理解为借酒消愁愁更愁。“把酒干了,淌下眼泪……声音一声比一声悲壮。”这些分析让人觉得好笑,其实只要略知闽南话的人就会了解些歌曲的本意。这首歌就是取材于闽台地区市井收破烂人的吆喝声,以往在街头巷尾都能听到:“是否有废铜烂铁、旧报纸、旧衣裳、破旧鞋子、空酒瓶可卖吗?”的声音。
住在我的出生地,早晨一醒来或午后的这段时刻,街头巷尾就会听到招各种小食的吆喝声,有的卖芒果、木瓜、香蕉,或招豆腐豆奶、卖炒面、炒饭,各种面汤的碗匙碰撞声,还有收购破烂旧瓶子的已用三轮车,还携带着称秤,各种蔬菜、肉类、厨房需用品每天总会用两个轮的车子推到门口来。“酒矸通卖无”使我回想起祖父健在时经常谈起故乡的一草一木。祖父曾说起厦门市井吆喝声的多姿多彩。老家是住在草仔晏,蕹菜河,竹树下,是目前的夏禾大道侧边,属于第六码头造船厂。当时离繁华的中山路、大同路有段距离。为了方便起见,挑起杂货担、小吃等的小商贩常来光顾,天刚亮时,“胡仁豆”(豌豆)的呼喊声,送牛奶的“牛奶哟……”的吆喝声此起彼落。还有那“当当当”卖麦芽糖的铜锣声,还有“的哩的哩”卖珠李仔(是用蜜糖腌制过的黄澄澄的杨桃,红艳艳的山楂,乌溜溜的杨梅等)的唢呐声,“嘟嘟嘟”卖扁食面(馄吞面),烧肉粽的敲打声,替大家磨剪刀、削刀、使刀刃更锋利的吆喝声……真是应有尽有,它们构成了一种古朴风味的厦门都市风情,它像一幅抹不掉的都市风情画。虽然我只是聆听前辈述说祖籍国的人情世故,至今在我的脑海里仍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今,我曾好几回去厦门,住在湖滨南路第三层楼的住宅。那些旧的市井叫卖声消失了,每天从楼下传来的是新的叫卖声:“收购彩电、冰箱、空调、电脑、洗衣机、热水器……”看到的是推着板车、踩着三轮车的人在收购旧书本或旧日报,空酒瓶等,还有部分人更先进,用录音机录好吆喝声,录音机置放在自行车前。无论声音拉得多长多久,都不需动嗓子和口舌,没有了那苦涩的腔调,这又是市井的另一道风景线,它也反映了不同时期生活水平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