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我住的小镇有一位张先生,是华校毕业出来的商人,继承父亲传下来的杂货店,销售日用品,店面又宽又长,后面是住家。生意红火,善待顾客。
他有位姐姐和姐夫住在离玛琅市不远的小山镇,开金铺生意。当地人丰收时把钱买了金器,需要时再把金器卖出去。金铺的买卖是双利赚,所以发展很快。
姐夫有位男儿高中毕业了,不愿升大学,就在家里帮忙看店。每次迟迟来到店里,下午还没关店,就急着回家。
这么下去不行,姐夫和张先生商量好了,把男儿送到张先生家里学做生意。几天后,外甥就来到张先生家里,早上七时半梳洗完毕吃了早点,就到店里帮忙,也刚好店里缺少人手。
一年很快过去了,外甥学会了做生意,他也开始谈恋爰,对象是小镇的华裔姑娘,他们这个年龄也是谈婚论嫁的时候了。
姐夫和张先生商量好,要为外甥另外开店,再和外甥商量,最后决定开服装店。
就在巴刹前面租用两年的店位,外甥开始办货,不久新店开张,立业后不久成家了。他们开始卖女生的服装,后来发展到卖男装,再发展到卖童装。这样可以照顾到人们的各种需求,而且价廉物美,新款又时尚,请了几位伙计帮忙,生意一天比一天好,生意也红火起来。让姐夫,姐姐和张先生很高兴。
不到一年,外甥买了二手车子,车子较宽可当客车又能当货车。去泗水加巴山街办货时,外甥和太太不再借用张先生的车了。
过了一段时期,外甥每周末带太太和伙计,到泗水看电影,因为小镇到泗水,路途比较远,这样张先生是有点担心的,所以就劝他不需这么破费,转为给伙计们一些点心就足够了。可是外甥不听,照样去看电影。最后他爸爸知道了,痛骂了一顿,这样引起了外甥对张先生的矛盾。
外甥能刻苦耐劳,却不能节约,这样铺张浪费下去,也不是办法!
有一天,外甥对张先生说:舅,我已经有了家庭,我也有能力找钱,当然有权力当家做主,不需要为我操心。
张先生还是耐心的劝导他:人生除了为生活刻苦找钱,还要懂得不铺张浪费,要为以后的家庭生活着想,也要为自己的后半身打算。无奈,张先生的劝说没有打动外甥。
三年后,不幸的事发生了,政府把巴刹前面的店位拆开,重新装修。张先生的外甥由于生话过于豪华,手里头没有多少存款,所以,一时难于找到新的店铺,连爸爸给他的资本只剩八成。
父亲知道了,由于孩子不懂得节省,也不肯再出资金补贴,张先生的外甥也只好休业了。
幸亏太太的妈妈和两位弟妹去美国工作,娘家正好空着,太太就在娘家开了女生理发店,勉强维持生活。据说张先生的姐姐,也就是外甥的亲妈,有时会偷偷的寄钱给外甥。
十年前,张先生的姐夫过世了,病逝前把财产分配得一清二楚,外甥和弟弟各得五公斤,两位妹妹和太太各分得三公斤。张先生很自豪,姐夫如此勤俭,留下那么多的财富给后代,是华族老人家的典范。
四年前,张先生获息外甥因心脏病过世了。原本张先生曾告诉外甥和他太太,那笔分到的财务可在泗水买房子,房子靠近学校,可收寄宿生,每月收到的钱也可补贴家用。
可是外甥不听,依旧每日在菜馆用餐,出入住旅店,花天酒地,吃喝玩乐,他说一个人生活只有一次,有钱不享用,亏本!所以也不难想到他有如此的下场!
张先生心里很悲痛!他很自责没有替姐夫和姐姐管教好他们的孩子,深感惭愧!
咚咚咚……时钟响了十二下,夜深人静,张先生看着身边睡熟的太太,还有隔壁房里酣睡的孩子。自己闭不上眼,苦苦思索:华族传统优良的美德,需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才不会衰败!勤俭二字不能违背!
202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