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来印尼一年的时间,耳闻目睹很多像潘文秀先生这样的老华侨对中华文化的执着坚守和不遗余力的传播的故事,感动之余,总想做点什么。正好潘先生常常思考的一些问题,我想也代表了很多海外华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困惑,那就是:五千年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对海外华族有什么用,对生于海外养于海外信仰于海外的华族年轻人还能有多大的意义呢?……面对这样的困惑,我想以一个普通中国人的眼光和自己肤浅的认识来作一些浅表的解读。7月18日应潘文秀先生之约,在三宝垄南洋三语国民学校专门就这个问题给中文老师开讲座,反响不错。为了让更多的海外华人尤其是年轻人明了五千年博大精深的的中华文化的作用,现在将讲座内容分享于下。
一、相关概念的解读
(一)何谓“三观”?
在讲作用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三观”是什么?“三观”就是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与国内常说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略有区别。
什么是人生观呢?人生观就是指人们对人生的根本态度和看法,包括对人生价值、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基本看法和态度。通俗说,人生观就是人这辈子应该为什么活、怎么活,人生意义是什么。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简单说,价值观是这辈子你觉得什么才是最珍贵的。
道德观是道德意识和道德水平的统一体,集中表现为个人处理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的准则。人的道德观都以个人利益在其行为中所占的地位为核心。如果一个人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对他人或公众、社会利益不管不顾,那么这个人的道德观是有问题的;如果一个人把个人利益置后,把他人或公众、社会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那么这个人的道德完全可以说是非常高尚的。
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三者缺一不可,但以道德观为最重要。道德观的问题解决了,其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也就没什么问题了。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常常把“德”置于最高地位。《礼记·大学》就有明确的表述“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从此 “修身”就成了“持家、治国、平天下”的 第一要务。德行高者,会把为他人、公众和社会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这样,他为什么而活,他的人生意义是什么,他觉得什么是最珍贵的,就显而易见的了。而那些德行低下的人,整天营营苟苟,为了个人私利斤斤计较,他为什么活,怎么活,也是可想而知的了。但两者比较,谁高谁下,一目了然。
在普通大众眼里,德行高尚者普遍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而德行低下,则被人们所唾弃。大家都应该记得我们的古圣先贤孔子,在那列国争霸的时期,各国都在争夺土地和人口,连年征战,百姓苦不堪言。国君们除了打仗还是打仗,哪里顾及到老百姓的困苦?但这时孔子却周游列国,推行他“仁”的主张,告诉那些打仗上了隐的国君们要爱人,要爱护老百姓,让他们安居乐业。这不比登天还难吗?但孔子为了天下苍生,明明“知其不可而为之”,冒着生命危险,还是不遗余力推行他的主张。就算当时没君主接受他的主张,他退而讲学,教育学生,继续宣传自己的学说。孔子就是一位注重修身、德行高尚、知道为什么活着才有意义的人,是值得历代百姓、统治者尊敬和爱戴的人,是谓万世师表,名副其实!而现代也有一位大儒令人景仰。他从小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就是在万隆会议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万隆会议十原则的确立作出杰出贡献的周恩来总理。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世界和平事业奉献了他的一生,直到逝世也没有留下一分钱遗产。联合国因此为他下半旗志哀一周,这在联合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事情!为什么?就是因为他德行高尚,把众生的利益永远置于首位,所以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世界人民也不会忘记他。
由此可见,德高者受人尊敬、爱戴,而那些以个人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置甚至抛弃的人,人们会唾弃他,像历代的贪官污吏、卖国贼,哪一个能有好下场,哪一个不都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了呢?
由此可知,道德观在整个“三观”里的重要性。希望我们每个人尤其是年轻一代,修好“三观”,尤其要修好“道德观”。(一,待续)
三宝垄南洋三语国民学校 何翠春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