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网雅加达讯)海事与渔业部(KKP)渔业养殖署署长Slamet Soebjakto表示,我国每年出口青梭子蟹(Rajungan)呈逐年递增趋势,可惜的是,所有需求出口产品,仍有赖于天然捕获,以致担心引发过于捕捞导致的生态危机。
Slamet署长8月31日在雅加达发布的一项书面声明中表示,倘若只是有赖于天然捕捞,将会极限于多项因素,首先就是务必发展创新的优良苗种培育以及养殖技术,由此亦可达到维护生态恒存的作用。
商业俗称Blue Swimming Crab的青梭子蟹,是与虾类、鮪鱼、鱿鱼、八爪鱼和海藻,联合成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指数贡献最大的行业,尤以青梭子蟹成为出口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及欧盟国家的佼佼者。
我国海事与渔业部渔业养殖署,经由技术司(UPT)中爪哇日巴拉(Jepara)海淡水渔业饲养司(BBPBAP)以及Takalar海淡水渔业饲养司自2005年开始就开展青梭子蟹的饲养,其成活率可达30至48%,而成年成活率则达30至35%,此举已形成发展青梭子蟹饲养技术的鼻祖,同时,也可以经由放生机制,递增该物种在天然境界中的繁衍生息。(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