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千岛之国的爪哇海北海岸上,有一座美丽如童话的滨海小城市。这座小城市,遍地长出酸梅树(Pohon Asam),每棵酸树之间,皆有一段距离,看似稀疏不密(Arang-arang)。所以人们称这座城市为阿森阿朗(Asam-Arang),许久许久之后,这座城市的名称,演变成为森玛朗(Semarang)之称。另称三宝垄,这命名虽源于中国明朝航海家郑和的故事,但有些华人却称它垄川。
森玛朗(Semarang)城,虽然经常有雷雨出现,在1406年 6月30日,郑和的船队驶入这座城市的时候,副使王景弘病了,所以在此地登陆。他们发现位于三宝垄北郊5公里的狮头山有口岩洞。于是郑和留下十名随从,药品等给王景弘疗养。[1]
这岩洞的面积不大,只有100平方米,洞口也只有一平方米,人们只能屈身而入。
岩洞前面一片绿茵,古木参天,旁边有口井,名曰三宝井。这口井是郑和供其部下饮水而凿的。
三十多年以后,洞前建了三宝公庙有三座中国式的殿宇:中殿置郑和塑像;左殿置大铁锚;右殿是王景弘之墓。
华人起义军十分看重如此这般之地,部分华人抗荷起义军在此地扎营。
这座城市的蔗糖业也极为发达,弱势工人众多,他们倍受荷兰殖民者的欺凌和压迫,都极为不满当前的执政者,抗荷情绪十分高涨,纷纷希望假如武装抗荷起义军的队伍,共同抗荷,这种局势,当可大力壮大抗荷队伍的实力。
森玛朗(Semarang)城市内的缫珀加尔蒂(Sobokartti)(今捷依伯多博士街Jl.Dr Tjipto),更有艺术文化馆,供人们练习歌舞和武功,也可当成名虚物实的《武馆》,便利原是大侠出身的施班让(Sepandjang/Souw Pandjang)联络和组织武装抗荷起义军的练武之地。俾使缺乏武器设备的起义军,增加战术技能。[2]
红溪河惨案发生后,华人起义军在施班让(Sepandjang)带领下,经陆路,由北向东入驻森玛朗(Semarang),重振旗鼓东山再起,继续抗荷,再行起义。
这时候,杨儿家乡的年青起义志愿者们都来了。他们不但与施班让(Sepandjang)等也和森玛朗(Semarang)的当地大侠们与爪哇平民的抗荷者会合,还在“武馆里”共同练拳习武,商议起义抗荷的大事。
他们明白,抗争少不了防守和格斗,若要自卫以保全自己的生命,创出机会挫败敌人,就得靠武力来处理,缺乏武器的起义军,更要不断进行练武习拳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一位来自杨儿家乡,原是仇华反华的青年多诺(Tono),受到杨儿的影响,成了抗荷志愿者。
他力气大,身体灵巧,个子高约1.8米,宽肩膀粗胳膊,身材很魁梧,一眼看出他是很有功底的人。现在他在“武馆”里和众人在一起,仿佛在闲聊不着边际的事,实际上却策划如何窃取荷方的武器。 (待续)
注明:
[1]参阅百度百科 三宝垄 及 Kisah Gua Batu di Dalam Sam Poo Kong Semarang
[2]参阅 Pemberontakan tahun 1740 di Batavia & jejak Etnis China di Semar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