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失去爹娘的杨儿,没有金色的童年。他的童年像一条破船,里头装满了悲哀;装满了凄凉,不时在时光的流逝中孤独神伤。
如今年时已高的杨儿,站在河边蓦地想起从前,缓缓打开蛰伏多年的往事。――
那长约70公里的红溪河水(Sungai Angke)发源于西爪哇茂物(Bogor)的凌贡安•默恩丁村(Lingkungan Menteng),流进巴达维亚(Batavia)北区珍卡连(Cengkareng),潺潺流入大海,永远不再回头。
清清的红溪河水两岸,住着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VOC)殖民者,招徕的早期移民华工。他们来这里,为了生活而拼搏,过着简朴的劳苦生活。习惯在河里洗澡;洗衣服也喜欢喝清清香甜的红溪河水。想至此,他满怀乡愁,慢步走回家。
1730年.杨儿50岁,时值巴达维亚(Batavia)全盛时期[1],甘蔗种植业十分发达,引发群居在红溪河两岸的华人,大幅度增加,整个巴达维亚华人有两万多人。[2]
爱好结社的华人开始组织社团,华人社会逐渐形成。友好、善良的华人与当地居民的关系很密切,甚至发生血缘关系,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VOC)殖民者的政治和经济频于衰退以后,感到大受威胁,为之恐惧,大减华人劳力,开始对华人设限施压,颁布各种不利于华人的不人道条规;限止入境;推行排华政策,原来荷兰殖民者招徕华工只为利用和权宜。
1740年10月6日,清晨。
一轮红日,红扑扑的,射下道道柔光,透过窗户,辅洒老学究赵录的古色书斋。
老学究赵录不慌不忙沏了杯茶,似蜻蜓头的朵朵茶叶,在杯中翩翩起舞,清香溢满了书斋之后,那茶叶慢慢卧底。
他开始呷茶入口,让茶汤在口中回旋;在口鼻生香,回味了甘甜清香的滋味。这时他忆起住在红溪河岸边的老朋友,好想去访谈一回。
临行前他声声吩咐杨儿,小心看守门户。不料他这一去,却半个月不见回来。杨儿有一百个不放心,决心到红溪河岸去打听下落,寻其足迹。
杨儿默然不作声,独自走过一段路,才找到与主路平行的小道,拐了一个弯路,奔往红溪河岸。似乎走进充满冤魂的阴途中,一路皆莫名其妙,死一样的寂静,恐怖的阴霾笼罩红溪河流域。
一片恐怖寂寞;一片莫名伤感,袭上心头。老学究赵录已失踪十五天了!杨儿皱皱眉头,想大声哭喊,可他还是屏住了气往前走,耐心去解谜,默念元朝诗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雅,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时候,浓重的血腥味阵阵扑来,从远处看到红溪河上飘红的血浆,吓唬了他。
河岸远处,路边出现两个正在高谈局事的华人,其中一个叫老李的道:“小郭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VOC)殖民者,与巴西(Brasil)面临蔗糖竞争不力,许多农场破产了。当局为防止失业者沦落成暴民,逼迫他们转移到锡兰(Srilangka)和南非(Afica Selatan)做苦力,他们都是糖厂的华工。”
走在老李旁边的小郭显出很气愤的神气道:“还好,我们都是云南人,肤色似爪哇人,我们的脑袋才稳稳地装在肩头上,,不然真不堪设想……”
“是呀,我们的住家是在肇事区。”老李道。
“可知道,当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VOC)殖民者极需要劳动力,不断从中国输入华工。一旦劳动力过剩,就遣送他们到荷兰的其他殖民地。许多华工上船后,还没达到目的地被抛入大海死于非命。难怪许多华工反抗,拒绝上船发动暴乱。”
小郭感到老李的话很投机,他定了定神,不假思索地把手中的日记簿递给他道:“我不知道你喜不喜欢?敬请雅正。”
老李道:“我在乡下,只读几年书,认得几个字。后来下南洋再向赵录塾师学习,可是不到一年而已。那可能是一窍不通,但我试试去读一读。”
小郭很高兴,说道:“可别忘了雅正。”
老李微笑答道:“那……那可不敢当了。”他拍了拍小郭的肩膀,两人便分道,各回自己的家。
一到家,老李把双足的鞋脱下,不用洗足转身躺在床上,双手捧着小郭的日记簿,精神贯注,眯着眼目不转睛,从头看去,越看越惊异,不知不觉中把一本日记簿看完了。他只管出神,发出长叹,皱皱眉头,心中黙记:
1740年2月春节。
从勿加西(Bekasi)至丹绒不禄(Tanjung Priok)约100名华人,因没有领取新居留证,被当成抗命而捕入牢狱,受禁虐待;剥夺其财产;大肆敲诈勒索,唯交出一定款额者才获释。
1740年2月4日
若干名华人计划袭击监狱警员,营救被监禁的同胞,因被发现而告终。
1740年7月25日。
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VOC)殖民者规定:所有身穿黑衣黑裤华人,或者所有可疑华人一律被捕遣送锡兰(Srilangka),或杀无赫。
1740年9月26日
许多打抱不平,不愿坐以待毙的5000名的热血华人,做出决断,自制武器武装自己,在华人加毕登施班让(Sepanjang)[3]领导下,决心赴汤蹈火视死如归,酝酿起义,准备反抗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VOC)殖民政府的压迫,聚集在坎塔里(Candaria)附近的糖厂。
1740年9月27日
一群华人在乡间集合,英勇直闹荷军前哨基地:文登(Tangerang)、干冬圩(Meester Cornelis/Jatinegara)德、奎尔(De Qual)。
1740年10月初
200名华人起义武装队伍,在班宁阿朗(Paningarang)杀了一位军官,接着又有600名华人起义军,士气高昂,打着旗鼓进军。
1740年10月5日。
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VOC)殖民者,派范•荫霍夫(VanJmhoff)和范•爱尔登(Van Aerden)前往丹那望(Tanah Abang)与起义军谈判被对方拒绝。
1740年10月7日
因谈判没结果,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VOC)殖民者立即派军队袭击起义军。当天下午,荷军在中途遭起义军伏击,2名军官和14名兵士被打死。同日华人起义军,在施班让(Sepanjang)带领下,进军干冬圩(Meester Cornelis/Jatinegara)、丹那望(Tanah Abang)打死50名荷军。
1740年10月8日
华人武装反抗荷兰殖民者起义暴发了!(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