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卜汝亮在《国际日报》与电子新报发表的“华语不是汉语吗?”,精辟评说了新加坡学者廖建裕的文章《新加坡采用“华语”还是“汉语”?》,卜汝亮是印尼著名的双语作家,一向立论公正客观,其在评说廖建裕的观点时,也是以商榷的语气述说自己的不同观点,并以深具说服力的依据,条理分明地摆明自己的观点,一点也没有凌驾于人的架势。我们知道廖建裕也是一个极富名气的学者,他的许多论文也深具内涵吸引力,对印尼局势的论述更是入木三分,很有参考价值,是印尼读者敬佩的新加坡评论家之一。
但廖建裕把华语与汉语看成是不同的区别语种,确实有失偏颇,难以令人苟同。卜汝亮提出不同意见的商榷,完全是有必要的,笔者完全赞同卜汝亮兄的分析见解,华语与汉语不能看成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它其实是同属一个统一体。中国大陆的汉人习惯称作汉语或国语,而我们海外华人更习惯称为华语或中文。只是我们南洋的华人由于习惯了使用地方方言,入乡随俗,因此我们日常用语很多都参杂了闽南话与印尼话和马来语口音,如巴刹、甘榜、德士、五脚基、峇峇、鸡饭、峇泽等等。这些南洋口音的华语,在中国编撰的辞典里,当然就没有被收录进去了。
而没有被收录进辞典就不算华语吗?能说海外华人习惯使用的华语就不是汉语吗?这种说法是脱离实际欠缺客观的。必须根据南洋华人的实地情况,客观评价华人的语言习惯,而且南洋华人有些词句的使用习惯不同,如峇厘或巴厘,峇泽或巴迪克,甘榜和乡村;五脚基和骑楼,也是司空见惯的。如果已经习惯使用了,人们一听一看就懂,就没有必要太多计较强求改变。就好像“巴”与“峇”字,因为习惯用电脑的人都会知道,“峇”字如在电脑拼音里打上“ba”,总是找不到“峇”字,就只有看到“巴”字,人们要翻译“bali”,就只好使用“巴厘”代替了,所以印尼的华文报就绝大部分使用“巴厘”而没有用“峇厘”,只有少部分人知道原来要打上“ke”,才能找到“峇”字。结果将错就错,“巴厘”就广为使用起来了。能说“巴厘”不是华语或汉语吗?所以“巴厘”与“峇厘”应该可以通用。使用的人多了,就成为日常口语了。就如原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了。
另外笔者也十分赞同卜汝亮的见解,不同意把新加坡和香港等同看待,廖建裕批评港府的中文政策失败,呼吁香港政府应该好好学习新加坡的双语政策,这是以偏楷全,应该清楚知道新加坡是一个独立国家,而香港是中国属下的一个特区政府,中央政府对香港有着绝对的管辖权,香港的中文教学也应该隶属于中国的中文母语政策,一点也含糊不得。如今即将落实的《香港国安法》,也正在规范香港一路来不正常的殖民化教育,以杜绝“港独”毒化学生的温床,岂能再让港校继续培养“废青”乱港分子?要让香港特区政府在学校里行使“重英不重华”的“双语政策”,那是绝对不符合香港目前的局势。华语或汉语永远是香港的必修母语,英语只能是选修的外来语,绝不能本末倒置。而且连许多香港公正的外籍居民也都支持港版《国安法》,这是无可否认香港客观存在的现实。
卜汝亮理直气壮地说:“ 海外华人不必,也不会,一定要盲目地跟随一些‘专家’放弃他们熟悉的词汇。”
说得好!我们高举双拇指点赞!
意如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