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成为赢家”是泗水中华医院董事会主席李治良医生在印尼华文报刊《千岛日报》撰文谈新冠疫情的题目。
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新冠疫情最早发生于首都雅加达。2020年3月2日,雅加达首例新冠病例出现,停顿几日,以个位数慢慢增长。一段时间后,确诊病例从个位数增加到十位数。再过一段时间,从十位数涨到百位数,截止6月10,日确证病例已经连续三天破千。
6月8日,印尼第二大城市泗水最有影响力的华人医生、中华医院董事会主席李治良医生在《千岛日报》撰文记叙新冠疫情,文中“医院不堪重负”段落说到:“几家医院因新冠病毒的入侵而不知所措。患者的堆积使医院无法继续接收新患者。不久前在社交媒体上流传,泗水的几家医院发生了呼吸机危机,因为许多新冠病毒病例处于危急状态,并经历了急性呼吸衰竭。”
早有声音说泗水将成为第二个武汉。
印尼自雅加达首例新冠病例确诊,疫情以相当稳健的步伐蔓延,就好像冥冥中有一双大手在有条不紊安排。
印尼的医疗设施有限,早在疫情初期,就有医护人员以雨衣、垃圾袋充当防护服的报道。这些网络图片与言论虽未亲证,但应该八九不离十。
防疫措施是实在进行的,比如三月中旬,印尼全国教育机构停课宅家、其它各行业尽量网上办公、公共场所测体温、设置消毒措施、强令戴口罩、要求保持社交距离、警察上街驱逐聚集者、各种生动诙谐带有印尼特色疫情宣传广告,住鬼屋、扮僵尸,各种招数层出不穷。
但却做不到封城。
也有封闭措施,但不是绝对之封。因为大量民众要吃饭,全世界大概只有中华民族子民具有忧患意识,口袋里喜欢存满钞票以备不时之需。其它国家喜欢月光族。一个月不工作,下个月没饭吃。印尼也如此。要让民众吃饭就不能封得水泄不通死死不透气,饿死与病死之间,没人选择前者。
华人在印尼本土民众眼中是尊贵的,与华人联姻、受雇于华人,都令印尼本土民众向往并骄傲。这个国家虽有排华旧记忆,但目前由于华族强大,全球人文环境变化,没发现有排华或歧视华人现象。倒是华人,有明显优越感。庚子年初,印尼尚未出现新冠病例,雅加达就现疯狂购物潮,很多超市货物被抢购一空,造成一定程度恐慌,抢购者大多为华人。
印尼疫情发生后,生发于国际国内的各种医疗、生活物资捐助活动一波接一波。来自中国的救援物资多到无法列数,印尼国内自发的互助互救更是如火如荼。很多华商向自家公司员工和当地民众提供粮油白糖等生活必备品,中国驻泗水总领馆于开斋节多次向印尼民众捐赠。
五月末的开斋节是印尼等同于中国新年的重大节日。印尼政府为阻断疫情,发文呼吁人民不回乡过节,但仍未能阻挡散落于各地工作的人返乡开斋大潮。早有人士预测六月将是印尼疫情爆发期,此预判也正是以开斋节为分水岭。
目前,日确诊人数已连日过千,应该是已经到了疫情峰值最高点,过了这个点会逐渐好转。正如李治良医生说的“准备成为赢家”。
“新常态生活”已经开启,这是印尼政府相当正确的抉择。全世界,能相当硬核地跟所谓新冠病毒死磕然后完胜的只有中国,其它国家,“新常态生活”甚至“群体免疫”也是一个无奈的选择。
巴刹里人头攒动,大家带着各式各样布口罩。不戴显得不礼貌,实际上戴与不戴本质一样。稳当的心态,健康的生活习惯,免疫力的提升是硬道理,其它都是浮云。
疫情影响了世界,从经济到各个领域。刚从大疫之战中站稳的大中国已经为世界抗疫作出伟大贡献和牺牲,假如我们的中国政府还有力量,请关注海外华文纸媒和海外华文教育。就泗水而言,有二十年办刊历史的《千岛日报》面临极大生存压力,迫切需要多方资助扶持;泗水各华校紧缺中国优秀外派教师,望眼欲穿。
疫情很快过去,准备成为赢家。
江苏统战部外派教师 王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