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小说家迭更斯,出身于海军小职员家庭,10岁时全家被迫迁入负债者监狱,11岁就承担起繁重的家务,他曾在皮鞋作坊当学徒,16岁时在律师事务所当缮写员,后担任报社采访记者;他只上过几年学,全靠刻苦自学和艰辛劳动成为知名作家。
迭更斯生活在英国由半封建社会向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过度时期,其作品广泛而深刻地描写这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鲜明而生动刻划了各阶层的代表人物形象,并从人道主义出发,对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进行揭露批判;对劳动人民的苦难以同情和支持。同时也宣扬以“仁爱”为中心的忍让宽恕和阶级调和思想、行动支持而道德上否定的矛盾态度,表现了他的现实主义的强大力量。
迭更斯一生共创作了14部长篇小说和许多中、短篇小说和杂文,也创作游记、戏剧、小品文,其中最著名作品是描写劳资矛盾的长篇《艰难时代》。早年法国革命的代表作《双城记》,前者法国革命的代表作,后者展示工业资本主义者,对工人不均衡待遇而为资本家自由竞争原则和功利主义学说,影射当时英国社会现实,预示这场“可怕的大火”,会将在法国重演。
迭更斯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艺术上以妙趣横生的幽默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气氛,为英国一批杰出的小说家。
作品赏析《双城记》是指法国与英国两国的记事。《双城记》之前,迭更斯对法国大革命极力关注,关注反复研读英国历史家卡莱尔的《法国大革命史》和其他学者的有关著作,因为他对法国大革命的浓厚兴趣,发端于对英国潜伏着的严重社会危机而担忧。他说:“像这样冒烟,比火烧起来还要坏得多。”
且看《双城记》序文这样写:那是最美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也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也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也是失望的冬天!我们直奔天堂,全都直奔相反的方向——简而言之,那时跟现在非常相似——就是说,法国与英国前程相似,有美好也有糟糕。迭更斯创作长篇小说,目的是要两国人民,眼看前程。(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