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我参加了印尼研究学社,有幸认识了杨平!这位侨界的老前辈,又是印尼新亚姜糖的老板。相处一段时间以后,我逐步加深了对他的了解。他非常平易近人,他总是毫无保留地将他了解的情况向我们传授,不厌其烦地向我们介绍印尼形势。我曾经几次跟随他到印尼出差,近距离了解他的为人处事,他为人谦虚,友善,因此,结交了很多朋友,不仅在华人社团,当地政府官员,各政党領袖,社会知名人士,杨平老师所到之处都受到他们的热情欢迎。同样地他们到香港也都受到杨平老师的热情接待,开座谈会介绍印尼形势,使得我们学社拥有其他社团所没有的资源。我真犹如进了“印尼研究学社”这个大学校,遇到了好老师,真是三生有幸!
1998 年印尼发生大规模的反华排华事件,许多华人遭到残殺,店铺被摧毁,杨平老师心急如焚,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友人决定成立“印尼研究学社’’。学社的成立,对搭建中印友好民间外交的平台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十年前,有一次中央电视台准备拍摄一連五集的“走进印尼”纪录片,学社获邀到印尼协助拍摄,我们陪同摄制组到印尼各地,拜访当地华人,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收集了许多宝贵的资料,纪录片在央视国际台播放以后,在国内,在印尼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促进了兩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也为中国企业家揭开了印尼这个国家的神秘面纱。
杨平对学社領导工作,一丝不苟,亲力亲为,不辞勞苦。他需要常跑印尼,联系社会工作,结交各界朋友,使得学社跟得上印尼社会发展的脚步,从而使得学社出版的“印尼焦点”能即时反应当时的印尼形势。他教导我们,我们可以在学社讨论印尼局势,然而我们的“焦点”不能干涉印尼内政。这是一个原则问题。他一向对工作认真,坚持原则。我参加过编辑部门的对稿会,大家正热烈讨论一篇有争议的文章,文章中提到当时印尼的总统是美帝国主义的走狗!杨平坚持原则,坚决反对此种提法,说明厉害关系,坚守了“印尼研究学社”办社的大方向。
杨平是一个爱国爱民,又是一位默默无闻的学者和战士!他領导和主持的“香港印尼研究学社”,组成了民间外交的团队,团结合作,相互支持,他从來不搞吃吃喝喝,争名夺利的一套,因此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如印尼領事馆有对外活动,他们总不忘记邀“Pak Yangping”。社团有宴请,印尼和国内朋友有聯谊活动,他从來不居功自傲,抢出名、争見报,常常指派其他同事多参与,鼓励我们多结交朋友!
杨平老师与世长辞了,我们痛失一位好老师,好兄长。缅怀杨平老师的一生,他热爱祖国热爱印尼,数十年來,始终坚持推动中印兩国人民的和平友好事业。正如兄弟社团所說的那样,他的逝世,是香港侨界的重大损失。我们失去了和蔼可亲的大哥,失去了多年研究印尼华侨华人问题的专家学者,失去了一名爱国爱港的伟大战士。
杨平老师一路走好!我们永远怀念您!
学生:王金铭
2020年 2 月 2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