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五年前,我开始使用Gojek。记得第一次订车,没想到反应还挺快的,不到五分钟,一辆摩托车就应声而来了。自从那时候起,网约车app(手机应用程序)就离不开我手机了。方便快捷,事半功倍,无论在日常生活里,还是在工作里,都帮了我不少忙。记得东爪哇华文教育统筹机构成立15周年要举行论坛的时候,有好多请柬要发出去,时间又紧迫。那时候印尼除了快递Gojek和Grab以外,还有Uber。三家网约车公司,就成为我发请柬的得力助手。若没有他们,我无法想象要怎样送请柬。
五年使用网约车app的历程,让我亲自体会app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前订车偶尔会遇到一些还不懂怎么操作的司机,让人烦恼。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app的不断更新,这样的现象已消失了。五年前,我们只能用app叫摩托车送人送货,但现在,例如Gojek,已经变成一个超级app(super app)了。除了摩托车和汽车接送服务以外,Gojek还可以用来购物、买药、订饭、付电费、付保险费、充话费、买电影票、看电影、叫按摩、清洁工、修理工、理发、指甲护理、还可以在种种交易中扫描支付。统统在手机刷几下就解决了。仅仅五年,Gojek已变成印尼首次获得“十角兽(decacorn)”绰号的企业(十角兽:估值成功超过100亿美元的初创公司)。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潮流,明显来临了。以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作为推动力,它将改变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随着无数机遇的出现(像Gojek为例的初创公司),也冒出不少新的挑战。艾瑞克•布林优夫森和安德鲁•麦克费在他们写的《与机器竞赛》里说,数字革命带来的变化将导致三种赢家与输家的对立:一、高技能工人与低技能工人;二、超级明星与所有其他人(所谓超级明星就是某种领域里的头等人才);三、资本与劳动。科技的发展造成这三种赢家与输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换句话说,想要赢,你必须成为高技能工人或超级明星或资本雄厚的人,不然以后慢慢会被科技淘汰。
因此,我们该如何面对这波潮流?布林优夫森和麦克费在书中强调,我们要大量为教育投资。培养高技能人才,是当务之急。而且不但如此,就像卡尔•纽波特在他写的《深度工作力》里说的,还要培养出“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高难度的技能”这么个人才。的确,我们今天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可能十几年后就没有用了。能在任何年龄,任何情况下学习新的东西,“三人行,必有我师;温故而知新”才是我们该掌握的一种心态。上面说的为教育投资,也包含着为优秀的教师投资。教育成功的首要关键就是优秀的教师。提高教师的待遇,才能吸引“超级明星”教师来加入教育界里。
最后,要顺利度过数字革命的浪潮,当然要知道怎样操作,利用,和控制科技。就谈教育,布林优夫森和麦克费说,教育界在利用科技这方面往往落后于其他领域。其实科技也为教育效果的提高带来巨大的机遇。“数字化的教育能让教师实验,追踪各种途径,找到最有效的方法。教师能通过网络分享,复制最好的途径。”这样可以加快教育创新的步伐。目前开始流行的翻转课堂,让学生自己按照他们的能力与水平,在家里慢慢听课,想听多少次就听多少次,而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讨论作业,教师给予个别指导。这不就是采用科技进行“因材施教”吗?前几天与泗水孔院肖任飞院长聊,他们已经尝试使用这种方式教中文。总之,善于利用科技,而不是被科技控制,是我们该具备的能力。华特•艾萨克森在《创新者们》书中说得好:“我们的未来可能属于能与电脑合伙的人。”我们赢不了机器,但我们与机器配合的力量,是势如破竹。
去年10月,佐科维总统任命Gojek创始人纳迪姆•马卡里姆为教育文化部长。在数字初创公司领导的他,应该很清楚,在迅速变化的世界里,一定要让印尼的教育更上一层楼。我很期待他能做出最好的政策,培养出印尼成千成万不落后于机器的超级明星。
中中华语学习中心 韩江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