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投放广告
  • Login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企业上市
千岛日报
Thursday, August 11, 2022
  • 首页
  • 社评
  • 时政
  • 国内要闻
  • 努山打拉
  • 雅加达及周边地区
  • 东爪哇
  • 财经
  • 旅游与文化
  • 体育
  • 娱乐
  • 华社
  • 华教
  • 侨讯
    • 印中友好
    • 特稿
    • 校园
    • 副刊
    • 游记
    • 通告
    • 咖啡角
    • 保健
  • 首页
  • 社评
  • 时政
  • 国内要闻
  • 努山打拉
  • 雅加达及周边地区
  • 东爪哇
  • 财经
  • 旅游与文化
  • 体育
  • 娱乐
  • 华社
  • 华教
  • 侨讯
    • 印中友好
    • 特稿
    • 校园
    • 副刊
    • 游记
    • 通告
    • 咖啡角
    • 保健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千岛日报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华教

非母语环境下的汉语古诗教学初探

March 6, 2020
in 华教
非母语环境下的汉语古诗教学初探

学生在认真看《明日歌》演唱视频

0
SHARES
100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Rate this post

在非母语环境下传播中华文化,很多人有个误区,以为教给中小学生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就可以称为传播中华文化,这种理解未免有些狭隘。中华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非你我在短期内所能理解,更不用说非母语环境的孩子了。但作为外派教师,中华文化的传播者之一,我们有义务有责任让非母语环境的孩子们吸取中华文化精华中的精华,让他们可以短时间内逐渐走近中华文化、理解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的精髓的大多保留在古代的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里,比如中华民族的风骨(竹的谦虚、梅的傲岸、菊的高洁、松的坚韧……)、中华民族文人的兰气息、玉精神等等,大都保留在大量的咏物诗里;中华民族的普世情怀在诗歌中更是得到了普遍的吟咏,像中华民俗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等,融注着中华民族的古老情怀,在唐诗宋词中大量存在;还有惜时、警世、爱国等体现普世价值观的诗歌,数量众多。这些诗歌不仅是中华文化宝贵的财富,更是世界文化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如果不把这些瑰宝传授给非母语环境的孩子,作为外派教师,我会觉得很失败。

那如何传授中华文化的这些精髓呢?我个人有些小小体会可略作分享。

首先是筛选。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诗歌的民族,自古以来,创作的诗歌浩如烟海,如何在浩瀚的诗海中精选出适合非母语环境的孩子学习中华古诗,确实不那么简单。除了考验外派教师个人的文化素养外,更多是考查外派教师对当地华文教育现状是否有一定的了解。根据我的教学实际以及在印尼当地了解到的信息,发现印尼华人人口众多,社团林立,而且华人普遍团结,对祖宗文化的认同度高,特别是有一群对中华古老文化(老庄、孔孟学说,书法艺术、国画艺术等)推崇备至的古稀、耄耋老人的引领,所以,在印尼进行古诗教学拥有相当广泛的民众基础。其次,印尼华文教育普遍比较成熟,从事华文教育的教师规模也很大,学生中文素养普遍较高,虽然华文教育各地发展不平衡,但逐步推进中华古诗教学还是可行的。针对这一点,我们可根据各校实际、由浅入深,筛选体现中华民族的风骨、中华民族的情怀、中华民族的普世价值观的诗歌来教授给孩子,让非母语环境下孩子有序、渐进地走近中华文化,理解中华文化,进而接受中华文化。

其次是实践。筛选出的诗歌是否适合本校学生实际,还得经过实践来检验,这点我深有体会。我曾经把《明日歌》同时教给六、七、八、九四个年级的学生,结果发现:九年级一节课诵、唱、背、默(写)、理解全部完成;八年级略为逊色;七年级,由于基础较差,完成效果不是很好;六年级两节(连堂)也可以做到诵、唱、背的程度。基于此,筛选中小学各年级的所教的古诗就不能一刀切。

再次,动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单纯用诵读法反复教学生学习诗歌,在母语环境下这种方法是无可非议的,但在非母语环境下了,就不能依样画葫芦了,毕竟中华古诗言简意赅,意蕴丰富。所以,除了诵读之法外,我们还可以动用现代技术,比如播放或制作视频等,充分调动学生视听感觉,让他们全身心参与到诗歌学习中来。我在教《明日歌》时,就结合印尼学生能歌善舞的特点,借助国内央视的大型文化类节目“经典咏流传”《明日歌》的视频,让学生在形象可感的画面、优美动听的旋律中,不知不觉就把古诗学会了,我也能因此轻松地完成了《明日歌》的教学任务。这里借助视频教学可以使传统教学变得灵动起来。

当然,要想古诗教学效果好,能与日常口语教学结合起来则更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学习成果进一步巩固起来。在这方面我做了一次尝试,效果相当不错。在教六年级时,我设置了家长询问孩子在校学习情况的口语对话,把《明日歌》背、唱、默(写)、理解融合进去,一举多得,既完成了《明日歌》的教学任务,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能力,同时还让印尼孩子明白了“惜时如金”的普世价值观。寓教于乐,兴味盎然!

第四,如果能够引导家长用赏识教育法来巩固孩子的汉语学习成果,让课内教学内容在课后得到延伸,则更完美。谁都清楚,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引导好家长在家里教育好孩子显得相当重要。但印尼本土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重视不够,尤其是赏识教育远远不足。所以,学校有责任引导家长教育好孩子,教师有责任帮助学校完成这个工作。我在前面涉及的汉语诗歌教学里设置的口语对话里就体现了这一点。现将《明日歌》的古诗教学设置的对话列举如下:

爸爸:亭亭,最近中国老师教你们什么内容啊?

亭亭:教中国古诗《明日歌》。

爸爸:你学会了吗?

亭亭:学会了。我还会背了呢。

爸爸:背给我听听。

亭亭:(亭亭背《明日歌》)

附《明日歌》(节选):

明 日 歌(节选)

明  钱福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爸爸:不错嘛!那你知道诗歌的意思吗?

亭亭:知道呀!

爸爸:那是什么意思呀?

亭亭:就是要人们珍惜时间呀。今天的事情要今天完成,

不把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

爸爸:亭亭真棒!

亭亭:爸爸,我还会唱呢。

爸爸:哦?那你唱来听听。

亭亭:好!

(亭亭唱《明日歌》)

爸爸:太棒了,亭亭!

亭亭:爸爸,我还能默写出来呢。

爸爸:是吗?那你默写给我看看!

亭亭:好!

(亭亭默写《明日歌》)

爸爸:亭亭,你太厉害了!真是个好孩子!

在这组对话里,爸爸不但是一个关心孩子学习的家长,而且也是一个会赏识孩子的家长。爸爸的赏识、肯定,让孩子很自豪地把自己学到东西一古脑地说了出来。如果家长们都如对话中的爸爸那样做,学生学习汉语古诗就轻而易举了。其他科目的学习,家长也如此做的话,学生学习也不会是什么问题。

最后强调一点,教学汉语古诗,必须事先给学生一个明确的信号:学习古诗不是仅仅为了会认读汉字,更重要是能把它背下来、默写出来,进而理解它。有了明确的信号(目标),学生学习古诗就不会随意、随便,学习动力也就足了。如果仅仅为了玩些花样,让学生多认读几个汉字,就没必要教汉语古诗了。因为这种随意、随便的做法,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也是对汉语古诗、中华文化的一种亵渎。

总之,在非母语环境下,借助央视网大型文化类节目“经典咏流传”吟唱中华古诗的视频,教授中华古诗、传授中华文化,一定要结合当地教育教学实际,切实做到有的放矢,避免随意性。只有这样,中华文化的精髓才会随着经典古诗,慢慢走进非母语环境的学生心中,传播文化的目的才算达到。

三宝垄南洋三语国民学校 何翠春

Tags: 三宝垄南洋三语国民学校汉语古诗
Next Post
合作结出丰硕果

合作结出丰硕果

Recommended

多方亲友及各界人士前往吊唁 万隆李顺南令夫人离世

多方亲友及各界人士前往吊唁 万隆李顺南令夫人离世

19 hours ago
印尼307-B2区第5区13个狮子会 联合在惹班县开展免费糖尿检测活动

印尼307-B2区第5区13个狮子会 联合在惹班县开展免费糖尿检测活动

19 hours ago

Donate

订阅资讯

THE MOST IMPORTANT WORLD NEWS AND EVENTS OF THE DAY


Subscribe to our mailing list to receives daily updates direct to your inbox!



注册电邮,收取本网最新消息!

关于我们

《千岛日报》是总部设在东爪哇省泗水市的印尼中文媒体之一。

新闻分类

  • 东爪哇
  • 体育
  • 侨讯
  • 保健
  • 副刊
  • 努山打拉
  • 华教
  • 华社
  • 印中友好
  • 咖啡角
  • 国内要闻
  • 国际要闻
  • 娱乐
  • 旅游与文化
  • 时政
  • 校园
  • 游记
  • 特稿
  • 社评
  • 财经
  • 通告
  • 雅加达及周边地区

Tags

万隆 东爪哇 东爪省 中国 中爪哇 乌克兰 佐科维 佐科维总统 俄罗斯 儿童 出口 卫生部 卫生部长 印尼 奥密克戎 学生 峇厘 巴布亚 常规授课 总统 接种疫苗 政府 新冠 新冠疫情 新冠疫苗 新冠病例 新冠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 日本 泗水 泗水市 流行病学家 游客 火灾 火车 男子 疫情 疫苗接种 美国 苏北 西爪哇 解禁节 警方 雅加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投放广告

© 2019 Qiandao.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页
  • 社评
  • 时政
  • 国内要闻
  • 努山打拉
  • 雅加达及周边地区
  • 东爪哇
  • 财经
  • 旅游与文化
  • 体育
  • 娱乐
  • 华社
  • 华教
  • 侨讯
  • 印中友好
  • 特稿
  • 校园
  • 副刊
  • 游记
  • 通告

© 2019 Qiandao. All rights reserved.

Welcome Back!

Sign In with Facebook
Sign In with Google
OR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Translate »